陕北荒原追梦人

作者:岳竹梅 发布时间:2018-01-17   来源:中国电力网

  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拥挤,没有海滨的诗意与浪漫,一条条沟壑,一道道土梁,沟壑丘峦逶迤远去,目之所及,一派空旷辽远,满眼触目惊心的苍茫。这里是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交界地带,也是陕北革命老区榆林市所在地。两年前,三个志同道合、怀揣梦想的追梦者来到了这里,在苍茫荒原上唱响了一曲大风飘舞的漳电之歌。

  白俊文,榆林靖边风电项目部负责人,一双圆圆的眼睛精明而深沉,拥有成熟干练的工作作风;刘晓峰,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是同煤集团第一代风电人,六年时间镇守四个风电项目,经验丰富、勤勤恳恳;栗宇鹏,80后大学生,英俊的脸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斯文而帅气。

  2015年11月,榆林靖边风电工程开工建设。为了全面分析风电场风资源数据,将最合适的风机安装在最佳位置,实现最大的产能和效益,白俊文带着刘晓峰和栗宇鹏开展风资源的考察调研和摸排工作,他们翻山越岭,风餐露宿,足迹踏遍了靖边山脉的各个角落,为风场微观选址、工程建设收集了宝贵数据。经过深入研判,风电场开创性的选用三种机型混装方式,确保了每台风机达到最好的风能利用。

  风场的气候环境恶劣,每年冰冻期4个月,山势陡峭、地形复杂,长50米的叶片、高80米的塔筒需要跨越山高路陡的障碍,大件运输施工难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又一道难题。为保证工程进展顺利,刘晓峰和栗宇鹏带着施工方多次深入研究现场情况,科学谋划运输方案,把好运输设备的选择、道路的规划、运输督促管控等各个关口。那段时间,即使在凌晨三四点,还常常能够看见他俩在现场紧盯和协调设备运输。项目部通过多方调研论证,采用后轮转向特种车辆运输,缩小了车辆转弯半径,减少了道路改造工作量,有效缩短了建设工期。

  2016年冬天,在风机调试的关键时刻,施工现场遭遇了暴风雪的恶劣天气,派出去的调试人员从早上到中午一直无法取得联系。白俊文心急如焚,最后决定亲自赶赴调试现场。由于大雪封路,车辆无法行驶,他提上两个保温饭盒,深一脚浅一脚地步行,好几次摔倒在路边的草丛。短短一公里路程,他走了将近一个小时。当他看到调试人员安全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而当调试人员接过热腾腾的包子时,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可大家都不知道,就在那段时间,白俊文年近七旬的老父亲病重住院,手术治疗后伤口一直难以愈合,整天躺在床上夜不能寐,非常想念自己的儿子,想让他这个家里唯一的儿子回去陪两天说说话,哪怕是住一个晚上也好。但此时正是风机调试的关键时刻,他如果回家,项目施工的进度一定会受到影响。思忖再三,白俊文最终还是选择留在了工地。那天父亲在电话里给他撂下一句话:“你不用回来了!我就当没你这个儿子!”……时至今日,白俊文的心里一直充满了愧疚。

  而同样,当刘晓峰回想起建场初期那段岁月,脸上的微笑也显得苦涩,充满了内疚。由于工作关系,连着好几年春节都是在工地上度过的。2017年临近年关,孩子们给他打来了电话,想让爸爸春节回家,一起过个团圆年,还是因为风场项目实在离不开他,他又一次让孩子们失望了。说起这些,这个堂堂七尺男儿,竟然流下了眼泪……

  爬冰卧雪的艰苦,连夜鏖战的劳累,舍弃亲情的疲惫,如今都已化作一台台风机,在山峰上迎风欢唱。2017年8月,靖边风场首批机组顺利投产发电。蓝天白云下,风叶舞动、塔筒高耸,风机下的男儿们,欢呼着一次又一次刷新的发电量,心中感到无比的自豪。

  春夏秋冬,斗转星移,风电人在烈日下屹立,在狂风中奔跑,默默地守候,执着地付出。曾经有人问:这里环境苦、生活苦、工作累、你们靠着什么一直走下去呢?他们相视而笑,默默地走开了。对于他们而言,这早已是一种养成的习惯了,一种不愿在别人面前去攀谈、吹嘘和炫耀的资本,支持他们走下去的是信仰、信念、信心!秉着对风电的热爱和忠诚,如今的他们乐于奉献、执于信念、甘于付出、舍小家顾大家,靠的就是矢志不渝、永不放弃的精神。

  总有一种梦想,让人热泪盈眶;总有一种梦想,让人欣喜若狂;总有一种梦想,让人矢志不渝,总有一种梦想,让人终生难忘!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没有哪一步是容易的,但无论路有多长,都需要脚踏实地地迈出第一步。在实现绿色能源转型这个宏大梦想的道路上,风电人会永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关键词: 漳泽发电,风电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