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河北省滦平县偏桥村的村民们,从靠天吃饭到农业生产电气化;从外出务工讨生计,变成了回乡创业谋致富。充足可靠的电能为村民打开了致富门。
10月29日,秋高气爽,河北省滦平县偏桥村里一排排红白相间的瓦房沿街而建,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环绕山间,一个个蔬菜大棚点缀在乡村田园……一幅欣欣向荣的新农村画卷呈现在眼前。
电不够用 灯像萤火虫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偏桥村全村1000多口人靠种地过日子,一亩仅产700斤玉米,更别说使用电器了。村民家还用煤油灯。1983年,村里才亮起了第一盏灯。
1999年,一场大旱让偏桥村‘望天收’的田地几近绝收,让长期依靠种田为生的村民生活陷入窘境。“那时,村里电网结构薄弱,变压器容量小,供电半径长,线路老化失修,别说发展农业生产,连保障村民生活都成了问题。”今年78岁的苏洪喜,2000年时任偏桥村党支部书记。回忆往事,老苏仍特别激动。
2000年,偏桥村共有10千伏线路1.5千米,低压线路5.11千米,只有一台50千伏安和一台30千伏安的变压器。偏桥村村民一个月的电费不足5元。
“以前村里电不够用,电压也低,电灯就像个萤火虫,60瓦的灯泡还不如25瓦的亮。”苏洪喜说。当年,他家只有一台电视和一个电饭锅两样家用电器。因为电压低,电饭锅煮不熟饭。平时电视的图像抖动很大,画面看不清楚。逢年过节,各家各户的电灯一开,电视根本启动不了。灌溉浇地时,几台水泵同时启动,变压器的跌落保险就烧了。
电力有保障 回乡创业有信心
2004年,滦平县供电公司实施了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为偏桥村新增50千伏安、30千伏安变压器各一台,架设、改造高低压线路8.46千米。随着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的不断提升,偏桥村经济发展的引擎启动了。
“村民和供电的关系最密切,电力有了保障,创业也有信心了。”2005年春节,苏洪喜外出打工的二儿子苏纪东回家过年,看到家乡用电条件改善,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
2006年,苏纪东投资5万元,建起了300平方米温室大棚。当年,他的大棚盈利了一万多元。村里人看到苏纪东找到了致富的门路,也纷纷回乡搞起了大棚蔬菜种植。2006年年底,村里已经建起了23个温室大棚。2007年,滦平县供电公司改造村里的蔬菜种植专用变压器,将原来10千伏安的更换为50千伏安。苏纪东又扩大了种植规模,建起了75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年收入超过3万元。
一畦畦的黄瓜顶花带刺,一垄垄的西红柿长势喜人。“如今,再也不用为用电发愁了,是农网改造升级打开了创业的大门,让我找到了致富的‘金钥匙’。”说起供电,苏纪东赞不绝口。
可靠的供电不仅给村民吃了颗“定心丸”,也给村里引来了“金凤凰”。
2008年,北京华都饲料集团公司投资1500万元,在村里办起了年产18万吨的饲料加工厂。饲料厂设备科主任王春生说:“当初,我很担心用电跟不上,谁知,我打了一个电话,供电员工就上门服务。”令王春生更为感动的是,为确保生产线如期投运,滦平县供电公司员工现场办公,开辟绿色通道,仅用20多天就为饲料厂安装1250千伏安专用变压器一台、20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架设10千伏线路10千米、0.4千伏线路1.26千米。
实施电气化 点亮新生活
2010年,偏桥村启动了新民居工程,实施电气化村建设。滦平县供电公司改造供电线路,新安装630千伏安、400千伏安变压器各一台,架设供电线路两千米。
“学校以前是平房,到了冬天,每天天不亮,我就要赶到学校,劈柴、砸煤、生火炉。”宋文田是村小学的老师,让孩子们能在宽敞明亮、温暖舒适的教室里学习,是她从教34年的心愿:“退休之前心愿实现了,孩子们再也不会熏得咳嗽不停了。我打心里替孩子们高兴。”
劈柴砸煤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2010年,偏桥村一座占地面积620平方米的两层教学楼建起来了。新的教学楼采用全自动电采暖系统,每个教室的墙壁上都有个自动温控调节钮。“只要调节按钮就可实现控温,很简单、很方便。”宋文田说,“平时,用电有个啥问题,打个电话,供电员工随叫随到。他们还定期到学校义务检查用电设备,给孩子们讲一些安全用电知识。”
偏桥村的食用菌种植园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培育菌苗。2010年,外地客商投资500万元,在村里建起了汇海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的食用菌远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食用菌很娇贵,从种植到储存,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电。”在食用菌保鲜库内,合作社管理人员王振海说,“小蘑菇能够闯入国际大市场,供电公司功不可没。有了电力做保障,今年合作社的种植规模要再翻一番,同时还要再建一个占地600平方米的保鲜库。”
2010年,偏桥村已建成29个蔬菜大棚、103个食用菌大棚,还办起了“农家游”。电压稳了,电能足了,村民的生活也得到进一步改善。
巴克什营供电所所长王阔介绍,目前,偏桥村已有10千伏农网线路13.5千米、低压线路10.2千米、配电变压器8台,总容量接近1400千伏安,年售电量56.3318万千瓦时,电压合格率达到99.92%,供电可靠率达到99.9%。
现任偏桥村党支部书记苏纪松说:“可靠的电力给农民架起了一座致富的金桥。”2018年,偏桥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48元。
夜幕降临,村里145盏路灯齐刷刷地亮了起来,伴随着《越来越好》的歌声,村民们在“同心广场”扭起了欢快的秧歌,一阵阵欢歌笑语从小山村传向远方。
主办单位: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改革开放40年,河北省滦平县偏桥村的村民们,从靠天吃饭到农业生产电气化;从外出务工讨生计,变成了回乡创业谋致富。充足可靠的电能为村民打开了致富门。
10月29日,秋高气爽,河北省滦平县偏桥村里一排排红白相间的瓦房沿街而建,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环绕山间,一个个蔬菜大棚点缀在乡村田园……一幅欣欣向荣的新农村画卷呈现在眼前。
电不够用 灯像萤火虫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偏桥村全村1000多口人靠种地过日子,一亩仅产700斤玉米,更别说使用电器了。村民家还用煤油灯。1983年,村里才亮起了第一盏灯。
1999年,一场大旱让偏桥村‘望天收’的田地几近绝收,让长期依靠种田为生的村民生活陷入窘境。“那时,村里电网结构薄弱,变压器容量小,供电半径长,线路老化失修,别说发展农业生产,连保障村民生活都成了问题。”今年78岁的苏洪喜,2000年时任偏桥村党支部书记。回忆往事,老苏仍特别激动。
2000年,偏桥村共有10千伏线路1.5千米,低压线路5.11千米,只有一台50千伏安和一台30千伏安的变压器。偏桥村村民一个月的电费不足5元。
“以前村里电不够用,电压也低,电灯就像个萤火虫,60瓦的灯泡还不如25瓦的亮。”苏洪喜说。当年,他家只有一台电视和一个电饭锅两样家用电器。因为电压低,电饭锅煮不熟饭。平时电视的图像抖动很大,画面看不清楚。逢年过节,各家各户的电灯一开,电视根本启动不了。灌溉浇地时,几台水泵同时启动,变压器的跌落保险就烧了。
电力有保障 回乡创业有信心
2004年,滦平县供电公司实施了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为偏桥村新增50千伏安、30千伏安变压器各一台,架设、改造高低压线路8.46千米。随着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的不断提升,偏桥村经济发展的引擎启动了。
“村民和供电的关系最密切,电力有了保障,创业也有信心了。”2005年春节,苏洪喜外出打工的二儿子苏纪东回家过年,看到家乡用电条件改善,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
2006年,苏纪东投资5万元,建起了300平方米温室大棚。当年,他的大棚盈利了一万多元。村里人看到苏纪东找到了致富的门路,也纷纷回乡搞起了大棚蔬菜种植。2006年年底,村里已经建起了23个温室大棚。2007年,滦平县供电公司改造村里的蔬菜种植专用变压器,将原来10千伏安的更换为50千伏安。苏纪东又扩大了种植规模,建起了75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年收入超过3万元。
一畦畦的黄瓜顶花带刺,一垄垄的西红柿长势喜人。“如今,再也不用为用电发愁了,是农网改造升级打开了创业的大门,让我找到了致富的‘金钥匙’。”说起供电,苏纪东赞不绝口。
可靠的供电不仅给村民吃了颗“定心丸”,也给村里引来了“金凤凰”。
2008年,北京华都饲料集团公司投资1500万元,在村里办起了年产18万吨的饲料加工厂。饲料厂设备科主任王春生说:“当初,我很担心用电跟不上,谁知,我打了一个电话,供电员工就上门服务。”令王春生更为感动的是,为确保生产线如期投运,滦平县供电公司员工现场办公,开辟绿色通道,仅用20多天就为饲料厂安装1250千伏安专用变压器一台、20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架设10千伏线路10千米、0.4千伏线路1.26千米。
实施电气化 点亮新生活
2010年,偏桥村启动了新民居工程,实施电气化村建设。滦平县供电公司改造供电线路,新安装630千伏安、400千伏安变压器各一台,架设供电线路两千米。
“学校以前是平房,到了冬天,每天天不亮,我就要赶到学校,劈柴、砸煤、生火炉。”宋文田是村小学的老师,让孩子们能在宽敞明亮、温暖舒适的教室里学习,是她从教34年的心愿:“退休之前心愿实现了,孩子们再也不会熏得咳嗽不停了。我打心里替孩子们高兴。”
劈柴砸煤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2010年,偏桥村一座占地面积620平方米的两层教学楼建起来了。新的教学楼采用全自动电采暖系统,每个教室的墙壁上都有个自动温控调节钮。“只要调节按钮就可实现控温,很简单、很方便。”宋文田说,“平时,用电有个啥问题,打个电话,供电员工随叫随到。他们还定期到学校义务检查用电设备,给孩子们讲一些安全用电知识。”
偏桥村的食用菌种植园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培育菌苗。2010年,外地客商投资500万元,在村里建起了汇海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的食用菌远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食用菌很娇贵,从种植到储存,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电。”在食用菌保鲜库内,合作社管理人员王振海说,“小蘑菇能够闯入国际大市场,供电公司功不可没。有了电力做保障,今年合作社的种植规模要再翻一番,同时还要再建一个占地600平方米的保鲜库。”
2010年,偏桥村已建成29个蔬菜大棚、103个食用菌大棚,还办起了“农家游”。电压稳了,电能足了,村民的生活也得到进一步改善。
巴克什营供电所所长王阔介绍,目前,偏桥村已有10千伏农网线路13.5千米、低压线路10.2千米、配电变压器8台,总容量接近1400千伏安,年售电量56.3318万千瓦时,电压合格率达到99.92%,供电可靠率达到99.9%。
现任偏桥村党支部书记苏纪松说:“可靠的电力给农民架起了一座致富的金桥。”2018年,偏桥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48元。
夜幕降临,村里145盏路灯齐刷刷地亮了起来,伴随着《越来越好》的歌声,村民们在“同心广场”扭起了欢快的秧歌,一阵阵欢歌笑语从小山村传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