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至12月1日,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召集11个地市物资骨干人员开展“互联网+电力物资”项目集中办公,完成了新部署功能生产环境业务数据初始化核查工作,为后续业务顺利开展奠定数据质量保障。此前,“互联网+电力物资”项目于11月25日正式上线运行。
“互联网+电力物资”项目是国网浙江电力贯彻执行《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新技术推动智能电网和“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推进“大云物移”新技术在物资领域应用大背景下启动的项目。该项目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
该项目以业务驱动为导向,围绕提升主动服务、深化业务协同、强化数据融合、推进物联应用四个方向,构建有浙江特色的智能化、互动化、感知化“互联网+电力物资”智慧供应链体系。体系建设分三年进行,2016年开展顶层设计和基础功能建设,建设内容包括智能仓储、主动配送、物流单据电子化、物资身份码研究应用、智慧服务、指标管控与全供应链可视化、质量控制、供应商管理8个项目。
在8个建设项目中,应用“RFID标签”技术建立电力物资身份码是关键点。为了推广“RFID标签”,浙江电力物资公司与供应商合作,在产品制造阶段便将电子标签粘贴在货物上,使物资入库前便有了“身份证”,从而使物资在生产、运输、交货、安装、运行等各环节能被准确定位、跟踪与监控。
物流单据电子化是该项目的另一新应用,通过信息系统固化电子凭证模板,实现单据在线流转,减少纸质单据数量及人工审核工作量,加快结算进度,通过指纹录入实现实物到货验收的实名制管理。
此外,质量控制也是该项目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国网浙江电力在智慧物资供应系统中植入了抽检在线监管功能,配合省市两级物质检测中心库硬件设施的完善和人员培训,为物资供应质量建立起线上线下全方位全过程筛查保障机制。
“互联网+电力物资”这一项目的上线将大幅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物资配送精准度和劳动生产率。同时,它也在多个电力物资管理领域取得了技术性突破,在智能仓储建设方面,该项目搭建企业级仓库管理应用,制定仓储作业规范,实现仓储管理精益化,提升了主动配送业务水平;在物资身份码建设方面,制定身份码载体标准规范,建设身份码配套信息支撑,以智能手段为载体,实现了物资最小颗粒度的全业务管理;在移动应用建设方面,以移动APP为信息传递接收工具,以物资身份码等作为信息连接媒介,实现了电力物资的物联应用,为供应商提供一站式业务办理,提高了主动服务能力;在供应链可视化建设方面,应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全面集成和实时监控,通过指标监测预警、业务全程可视化,进一步提升了业务风险管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