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月14日15时45分,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直接调管的大唐秦岭电厂7号机组发电出力达6.6万千瓦,达到额定容量的10%,转速、主汽温、主汽压等各类运行参数正常,刷新了我国66万千瓦级火电机组的深度调峰纪录。这是西北电网新型电力系统先行示范区建设的一项重要突破,也是电网与发电企业共同推动煤电逐步向调节性和保障性电源转型取得的成果。
据介绍,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波动性对电网运行的影响更加明显,系统调节需求大幅增长。目前,西北电网常规电源仍以火电为主。受经济性和安全性制约,火电机组难以频繁启停,而且由于锅炉最低稳燃负荷限制,在不改造的情况下火电机组最小技术出力为额定容量的40%~50%,机组调峰深度有限。在储能类电源尚未大规模应用的情况下,开展火电深度调峰成为拓展新能源消纳空间的关键手段。
此次操作实施前,国网西北分部提前优化近区开机方式,加强关键输电断面运行监控,保障大唐秦岭电厂7号机组深度调峰期间电网运行安全。大唐秦岭电厂组织专家团队先后解决机组干湿态转换、协调系统优化等一系列难题,确保深度调峰工况下的机组运行稳定。
国网西北分部于2017年开始西北电网第一轮次火电灵活性改造,并依托2018年建成投运的西北区域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持续发挥市场激励作用,累计释放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空间1141万千瓦,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消纳,助力西北电网新能源发电量占比突破21%。
2021年,国网西北分部开展全网范围的火电灵活性深度改造,启动新一轮改造工作。该分部坚持市场机制先行,用时近百天完成西北区域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修订工作,优化深度调峰档位补偿方案,扩大火电市场主体范围,提升发电企业参与改造的积极性;对直调25家发电企业“逐厂逐机”开展改造调研,掌握机组技术参数,了解企业改造意愿,确定6家发电厂共780万千瓦机组容量纳入火电灵活性深度改造第一批试点,开展调峰深度10%~20%的改造工作;制订西北区域火电深度调峰能力提升2022年全网攻坚计划,平均深度调峰能力提升3个百分点以上。依托本轮火电灵活性改造工作,2022年西北电网预计新增深度调峰空间290万千瓦,可提高新能源利用率近1个百分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