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网 > 特高压

革命老区新添能源大动脉

中国电力网发布时间:2021-12-27 00:00:00

  12月26日,南昌—长沙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该工程是“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工建设的首项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创造了特高压工程10个月建成投运的新纪录。

  近年来,作为沿长江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湘赣两省用电量持续增长,需要大量区外电力。加强电网互联互通、促进电力互济互保是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南昌—长沙工程的投运,进一步加强了华中电网和湘赣两省网架结构,对于提升湘赣电网接受外电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推动能源转型升级,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地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电网互联互济 助力湘赣两地经济社会发展

  湖南与江西山水相连、血脉相通、人文相近。发展潜力的增加、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湖南与江西电力需求持续增长,也对电力可靠供应提出更高要求。但因一次能源相对匮乏、能源对外依存度高,两地面临着供电趋紧的现实。

  南昌—长沙工程投运前,湖南有鄂湘三回5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和祁韶(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江西有三回500千伏线路与湖北联网,还有今夏投运的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具有输送距离远、能源损耗低等优点,但却只能点对点定向输送电能。在电力供应紧张时,因为跨省跨区通道少,主网省间电力交换能力不足,湖南和江西在度夏、度冬部分用电高峰期出现电力缺口。

  这就需要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了——它像高速公路,让车辆既能快速到达目的地,中途也有出口可以随时停车。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配合使用、相互补充,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雅中—江西工程送端连接雅砻江中游水电基地和四川电网,受端连接江西负荷中心和华中电网,四川丰沛的水能转化为强劲电力,沿着银线翻山跨河,直奔华中大地。

  作为雅中—江西工程的配套工程和华中“日”字型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昌—长沙工程促进江西、湖南电网形成2回特高压联网格局,保障了雅中—江西工程满功率运行,增强了酒泉—湖南工程、雅中—江西工程受端电网的电压支撑能力,为省间500千伏网络优化创造条件,提高湖南、江西电网供电能力350万千瓦以上(相当于整个长沙市最大用电负荷的45%),对保证今冬明春湘赣两省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有重要作用。

  南昌—长沙工程还进一步强化了江西与湖南之间的电网联络,实现西北风电、光伏发电与西南水电互济。江西通过雅中—江西工程受入的来自四川的清洁能源,由南昌—长沙工程送到湖南。而江西电网也因南昌—长沙工程与甘肃新能源外送通道连接,可以用上从前专送湖南的风电和光伏发电。

  6月底,一辆从湖南韶山到江西井冈山的红色铁路专列,将相距350千米的伟人故里和革命摇篮紧密联系在一起。半年后,起自江西南昌市进贤县、落点在湖南长沙市长沙县的这条特高压工程,则让潇湘大地和赣江平原的电网互联互济。

  千里沃野,广袤天地,特高压骨干网架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持续发挥,清洁能源消纳范围不断扩大。依靠坚强的特高压通道,来自甘肃、四川等地的清洁电能汇聚到一起,为湘赣两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克服重重困难 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

  南昌—长沙工程线路长2×341千米,途经地区有沼泽、山岭,跨越铁路、高速公路、河流、矿区、水源保护区等,沿线地形条件复杂。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是建设者们面对的头道考题。

  为了找到突破口,施工项目部广泛学习先进典型经验,推进机械化施工,提升作业效率。

  工程线路9标段全地形、全过程采用机械化施工,山地特高压基础广泛使用电建钻机。这在全国是首次。

  开工前,负责施工技术的总工程师陈明伟制订了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方案。基础施工阶段挖孔基础100%采用电建钻机成孔,100%采用吊车整体吊装钢筋笼,大幅减少深基坑坑内作业,避免三级及以上施工风险。在组塔阶段,建设者推广应用落地式抱杆及移动式起重机组立铁塔,提高机具设备的稳定性,同时借助旋挖钻机、可视化自动垂直及回位系统开展流水作业,确保施工安全。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线路业主项目部工作人员吴武清介绍:“在钢管塔组立阶段,我们采用落地单平臂智能平衡力矩杆。同时,为了避免人为误操作引发安全风险,提升施工效率,我们用视频全方位监控塔材就位和施工人员作业情况。”

  南昌变电站所在地土质易吸水,如遇雨水浸泡,大型设备进场施工会受到较大影响。施工项目部反复研究,多次改进工序,从设计源头优化施工方案,先设计出主排水管和过道路段施工图,赶在雨季前完成了主排水管和道路施工,还购置了移动可收缩式防雨作业棚。因为预防措施得当,站内排水顺畅,即便在梅雨期以及强降雨时段,现场也能持续施工。

  技术装备升级 精益求精打造特高压建设样本

  除了不畏艰难搞建设,南昌—长沙工程建设者还坚持在技术上创新。

  长沙变电站安装的1000千伏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设备是目前国内电压等级最高的开关设备,体积、重量较常规设备都大不少,技术要求严、安装风险高。

  百万级——这是GIS设备安装现场的粉尘颗粒度控制标准。要在尘灰飞扬的工地上实现这一标准,难度可想而知。

  长沙变电站工程参建人员打破固有思路,造出带轨道的可移动式厂房。“既然户外粉尘无法控制,我们就将施工的区域改到室内。”湖南送变电工程公司、工程电气一次施工负责人方志强说。他们以阻尘、抑尘、降尘、除尘、控尘“五级防尘”措施确保GIS设备安装环境达到要求,同时严格把控人员进入厂房的流程。该设备安装区域的所有作业人员必须身着干净的工作服,戴好安全帽和头套,更换干净的工作鞋或戴鞋套,经风淋间吹淋后才能进入移动式装配车间。“每天开展安装工作前,我们要检查车间密封情况并启动车间环境控制设备。1个小时后,作业人员再用专业仪器测量车间内部环境,确认检测结果达到安装要求后才能开展GIS设备的清理、检查和装配工作。”方志强说。

  工程建设者们将精益求精理念融入施工各环节。

  在南昌、长沙两座变电站施工现场,工程现场项目部以标准化管理手册为纲,实施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精益管理,协调管理人、机、料、法、环五个生产要素。在电气安装建设高峰期,现场全面应用高空作业升降车,避免作业面交叉产生的不安全因素。“我们在现场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安全防御系统,通过实时在线的智慧管控手段保障现场安全。人员从进场到离场,电气设备材料从进场到安装,以及现场的机械化作业,我们都能实时监控。”南昌变电站业主项目部项目副经理(常务)罗本壁说。在长沙变电站,土建B包项目部在基建全过程综合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基础上搭建了“智慧工地”平台,全天候监控工程现场情况,依托该平台发现并消除了环水保、安全质量管控等方面的隐患。

  目前,国家电网共建成“15交13直”特高压工程,累计送电超过2万亿千瓦时。当前正值迎峰度冬关键期,包括南昌—长沙特高压工程在内的特高压工程正在保障湘赣两地清洁能源消纳、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等方面发挥作用。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