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在浙江省淳安县姜家镇乡村工业园里,瀛山实业纺织厂内机器轰鸣,工人们在厂里的织布流水线上忙碌着,成匹的白布从仓库装车,之后发往布匹市场。淳安县供电公司员工徐日华到厂里开展上门服务。
瀛山实业纺织厂负责人章小鑫告诉徐日华,他们厂在国家电网数字化产业链金融平台“电e金服”上申请的70多万元“电e贷”金融贷款,已经发放到厂里的账户,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困难,让他们的生产又重新走上了发展轨道。
近年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聚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用能成本、服务等问题,多措并举,推出降低接电成本、能源智慧管理促企业节能增效等举措,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助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 助中小微企业缓解融资难题
“这笔钱解决了我们资金周转的难题,到得太及时了!”5月16日,浙江永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庆说。他口中的这笔资金,来自“电e金服”平台上的质量保证金保证保险服务。依托“电e金服”平台,该业务以电网企业供应商购买保险的形式,将原本最长一年后返还供应商的质量保证金提前付清,减轻了企业负担。
该业务具有办理手续简便、实时获取电力保单等优点,可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现金流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来说至关重要。现在我只要花7万元购买保险,就可以释放320万保证金。”张海庆说。
除了质量保证金保证保险服务,在“电e金服”平台上,供应链金融服务依托央企优质信用,让产业链上企业迅速获得优质融资,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
国网浙江电力依托“电e金服”平台,汇聚核心企业、内外部金融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金融供需主体,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对企业画像,由金融机构提供特色能源金融产品,实现双方金融需求智能匹配,畅通产业链循环。
截至目前,国网浙江电力依托“电e金服”平台,累计为528家供应商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融资金额达43.97亿元;累计为两万多家供应商提供质量保证金保证保险服务,释放保证金43.1亿元;累计为2904家用电客户提供电费金融服务,金额达13.99亿元。
优化电力营商环境 节省客户投资
4月1日,浙江首个电力接入工程费用分担机制在衢州落地,明确项目建筑区红线外发生的电力接入工程费用由政府和供电公司共同承担。浙江衢州永正锂电科技有限公司和开化县浙江普康化工有限公司成为首批享受该政策红利的企业,实现了接电“零成本”。据测算,通过该政策的实施,仅衢州市每年就可减少企业接电成本约1.3亿元。
为更大力度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国网浙江电力还在企业项目储备环节,通过“立项赋码”实现电力服务关口前置,供电方案答复时长较以往压缩三分之一,大幅提高企业接电效率。在施工审批环节,国网浙江电力采用电力接入项目“行政联合审批”模式,申报材料由39项缩减为3项,10千伏项目审批时间由平均2个月缩减至7天,切实减少企业办电的时间成本。
国网浙江电力还不断升级应用“转供电费码”,通过赋码将更多政策“红利”及时足额传导至终端客户。
实施能源智慧管理 满足客户能效提升需求
2021年11月,国网浙江电力与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就产业数据与能源数据深度融合达成相关战略合作,从全省层面明确联合构建产业链风险预警体系。
5月12日,在瑞安市能源数据中心,瑞安市供电公司通过产业链预警平台,监测到瑞安市永义无纺布有限公司连续7天生产用电数据异常。瑞安市供电公司第一时间走访企业,该企业负责人孙达义介绍,受疫情影响,该企业从3月份开始订单明显减少,生产规模有较大幅度下降。了解到这一情况,瑞安市供电公司员工一方面根据企业的产能特点,引导企业利用错峰分时和削峰填谷的方式生产,降低用电成本,指导企业对老旧设备开展智能化改造,实现节能降耗;另一方面将原材料上涨、企业资金不足等情况实时反馈给政府相关部门,与经信局、税务局等多部门联合施策、对症下药,精准帮扶困难企业。
国网浙江电力还建设能源互联网形态下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通过推广综合能源服务,深度唤醒各类沉睡资源,实现能源节约。依托“工业碳效码”“双碳大脑”等数字化应用,国网浙江电力纵深推进“供电﹢能效服务”多元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客户开展节能改造,满足客户个性化能效提升需求,助力全社会能效提升。(陈丽莎 张蕾 金如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