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在安徽全椒县供电公司110千伏苗圃变电站施工改造现场,滁州供电公司调度中心主管、帮扶专家王有军为全椒县供电公司调控运行班青年员工讲解了110千伏变电站无功电压控制、信号异常处理等技能。这样,他完成了一份人才帮扶订单的任务,收获了帮扶积分。
2021年,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打破人才培养组织壁垒,深化机制创新、搭建共享平台,在滁州供电公司试点构建订单式人才帮扶体系,并于今年5月起在16家地市公司推广。国网安徽电力通过发布清单、响应订单、评价“买单”推动内部人才资源“动态互补”和“跨界支援”,激发员工内生动力和企业发展活力。
聚焦需求 动态发布清单
“目前,110千伏变电站由我们县公司运维。设备更新快、技术要求高,我们的运维人员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很希望得到市公司的帮助。”全椒县供电公司变电检修班班长李晓艺说,自2021年国网安徽电力实施110千伏变电站属地化管理以来,面对新投运设备的运维任务,班组员工配置不足、核心技能掌握不全成了变电检修班日常工作的痛点。
今年年初,在滁州供电公司首场订单式人才帮扶需求征集会上,全椒县供电公司提出了帮扶申请,并匹配到滁州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专业技能骨干刘朝亮作为帮扶专家。
8月,滁州供电公司开展110千伏郑桥变电站智能化改造,计划10月改造完成后交由全椒县供电公司运维。刘朝亮现场教、动手演、开课讲,指导全椒县供电公司相关专业员工深入了解保护定值整定和备自投二次方式运行安排等工作内容,帮助他们全面掌握故障状态下向量变化及一、二次核相技术等知识要点,还指导运维人员编制了“110千伏郑桥变电站启动送电流程”“110千伏郑桥变电站应急处理预案”。10月12日,刘朝亮带领全椒县供电公司班组成员顺利完成了该变电站智能改造后的送电工作,实现工程验收送电与属地化移交同步进行,也为县公司更好地运维该变电站打下基础。
国网安徽电力立足于补齐业绩指标和同业对标短板,在试点单位开展书面调研、座谈交流,摸底帮扶需求,组织各专业分管领导、专业部门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分析帮扶需求,系统论证帮扶的可行性,形成动态更新的“帮扶需求库”。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结合“需求库”梳理各专业技术骨干情况,通过“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的方式选拔帮扶专家,组建由专家人才、管理技术人员等组成的“帮扶专家人才库”,并在企业内部网站、内网邮箱发布需求清单,做到需求清单实时更新、动态发布、定向匹配,精准衔接“需求库”与“人才库”。
双向选择 精准匹配订单
8月24日,滁州供电公司帮扶专家王义军与来安县供电公司签订了市公司、县公司、帮扶专家三方帮扶协议,明确了帮扶任务和考核目标。
针对来安县供电公司低压配电台区线损波动等问题,王义军帮助该公司营配专业人员从客户类型、线台关系、互感器倍率、表计接线等方面开展现场核查分析,结合10千伏线路负荷转移、带电作业施工等措施,从设备源端解决线损波动等问题。今年第三季度,该公司台区线损管理指数全省排名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9名。
国网安徽电力试点建立订单式人才帮扶“举手”响应机制,运用帮扶贡献奖、帮扶积分等激励举措,提升帮扶专家的积极性。在清单响应阶段,由“帮扶专家人才库”专家自主申领帮扶清单,按照双向选择原则,实现需求清单与帮扶订单的精准匹配。帮扶订单形成后,该公司及时组织帮扶专家与帮扶单位共同制订帮扶计划,明确帮扶目标,通过现场指导、跟班学习、集中培训及座谈授课等方式开展帮扶。
多维激励 评价帮扶效果
在试点单位2021年的各项帮扶任务完成后,国网安徽电力召开订单式人才帮扶成果发布会,帮扶专家上台讲过程、说成效,被帮扶单位员工现场答问题、比提升。该公司各专业分管领导、专业部门组成帮扶评估验收专家组,从业绩指标、技艺传承、创新发展、员工成长、基层评议5个维度开展量化评价,划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评价等级,根据评价结果兑现帮扶贡献奖及帮扶积分。
今年以来,国网安徽电力在滁州供电公司累计发布帮扶清单32项,匹配成功27项,其中25项达到预定帮扶目标,有130名县公司员工通过订单式人才帮扶提升了专业技能、实现了个人成长;16名帮扶专家通过订单式人才帮扶在薪酬分配、评先评优、人才考评、岗位竞聘、职务晋升等方面得到了激励。
11月10日,在滁州供电公司帮扶专家吴航的帮助下,滁州市城郊供电公司首次采用搭接临时直流系统屏的方式完成了35千伏花山变电站直流系统更换。此前,该公司采用置换蓄电池组、整流模块和监控模块的方式更换直流系统,存在直流失电风险,采用新方式则避免了这一风险。
“参加帮扶也是我个人进步的机会,我帮助县公司员工提高了能力,我的付出得到了县公司的认可,让我觉得辛苦很值得。”今年,吴航完成了6次帮扶任务,获得县公司优秀评价4次。他也凭借帮扶积分兑现了两笔专项帮扶奖励,还被评为省公司劳动模范、市公司专家人才。
试点构建订单式人才帮扶体系以来,国网安徽电力在电网规划、电网运行、电网检修、农网工程、物资管理、调度运行、线损管理等专业开展帮扶168项,以“人才共享”实现“知识共享”和“经验共享”,做到受援单位提升队伍素质,派援单位以帮促培、加快人才培养,帮扶人员双向提升、加速个人成长。(汤前进 史丽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