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网讯(通讯员况丹青、裘宇晟) 2024年11月18日,从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传来喜讯:由湖北荆力电力集团荆力工程总承包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仙桃仙西(复州变)22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荣获2024年度输变电“区域级标杆工程”荣誉称号,受到国网公司的表彰。这是今年以来国网荆州供电公司在输变电标杆工程建设领域取得的首个国网公司级殊荣。
工地成立临时党支部
仙桃仙西(复州变)22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于2024年6月2日建成投运。该项目位于仙桃市三伏潭镇,其中新建仙西220千伏变电站1座,站址位于童家岭村,是仙桃市第四座220千伏变电站,新建220千伏架空线路共13.28千米,是2024年荆州电网重点工程,也是今年湖北省电力公司迎峰度夏重点电网工程,仙桃西部重要的电源支撑点。
该工程创造了荆州电网工程建设两个第一:一是全面实施“两个标准化”建设的输变电工程;二是第一个直接投入2台24万变压器的新建变电站。
2023年7月,工程还未正式进场作业,国网荆州供电公司建设部就提前谋划,牵头组织业主、施工、监理三方项目部,成立了仙桃仙西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临时党支部。
2023年8月,项目工程正式动工,项目部在党建引领下,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与项目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工地临时党支部深入开展“党建进工地 创优在一线”活动,将党建引领力转化为攻坚克难的推力,红领“尖刀班”应运而生,他们攻坚克难,经过10个月的连续奋战,克服了图纸延迟交付、10月上旬连续降雨、12月中旬持续低温、今年2月份的冰雪灾害等困难,会同各分包单位,通过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及时增加机械设备、科学制定每日施工任务,将前阶段丢掉的施工时间重新找了回来。
红领“尖刀班”攻坚克难
今年3月1日,工程复工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低温、寒潮、大风……冻雨、暴雪、冰凌……轮番袭来,设备材料、计划、人员准入等各种因素又成了影响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的“老大难”问题。
“红领尖刀班通过将业主、施工、监理三方项目部打通,整合现场资源,实行一体化运作,有力充实了现场管理力量。”担任该工程项目经理兼任红领尖刀班副班长的谢雄介绍:项目部每日编制管理人员到岗驻点计划,将业务能力强的管理人员安排到作业风险高、施工复杂的现场,根据施工、监理、业主依次安排驻点的补位逻辑,确保每一个作业现场驻点一名管理“明白人”。
“在协调过程中,充分依靠地方政府,对工程进度原因进行分析,最大程度取得政府的理解与支持,共同化解属地协调工作的阻力,整个工程建设中,未发生群体恶性阻工事件。”国网荆州供电公司建设部专责、仙桃仙西变红领尖刀班班长刘飞介绍,他们多次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汇报沟通,深入田间地头与占地村民协调,配合做好属地外部协调工作。
仙西变全站分为主变区、220千伏配电区、110千伏配电区、电容器区及辅助功能区五个区,在建设初期,红领尖刀班就协同项目部全体成员,群策群力思考如何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布置,最终确定预留孔洞式的钢管围栏,在道路浇筑前精心策划,每隔3米设立一个预留孔洞,钢管之间无接头。
谢雄介绍:这种围栏相对固定,将现场的施工区域进行了合理分区。首先,拆卸简单,便于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变动,相对于传统的移动式护栏,减少了反复搬运、布置;其次,钢管围栏更加可靠,不像传统围栏,一碰就倒;第三,预留的孔洞在道路稳定层,不影响最终道路面层的美观。据了解,这个举措当时在全省电网工程建设中还是首创,荆州供电公司也是第一次应用。
安全质量“零缺陷”!
仙桃仙西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是荆州供电公司全面实施“两个标准化”的输变电工程项目,“两个标准化”即班组、现场施工作业标准化。
推进输变电工程“两个标准化”作业的有效落实,一直是荆州供电公司强化安全风险管控能力,确保项目工程安全、准确、高效的重要举措。自2019年以来,荆州供电公司高度重视基建“两个标准化”建设工作,遵循“不怕麻烦、不走捷径、不偷工减料”的工作原则,多措并举,深入推进基建“两个标准化”在荆州落地见效,有效提升基建的本质安全水平。
“推行标准化,对安全生产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它不仅可以减少事故发生,还能确保工程稳定地实施……”谢雄对实施标准化深有体会,他介绍:项目建设中,红领尖刀班一直充当着中坚力量,这股力量也确保了工程始终顺利推进。
与此同时,红领尖刀班在实践中还摸索并形成了“红领夜会”制、尖刀纠违制、状态询问制、效果考评制等多种工作机制,取得较好经验成效,保证了工程计划顺利实施。
“仙西变在建设过程中亮点纷呈,特别是在钢结构房屋施工中,应用斗臂车、剪刀车、越野吊、蜘蛛吊等机械装备,机械化施工应用率达到98%,有效提升施工效率,保障了施工作业安全。”湖北荆力工程总承包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介绍。
“通过标准化管理,仙西变做到安全文明管理常态化。针对周边建设环境复杂、协调工作量大、建设工期紧等问题,采取强有力举措,实现了高质量建设,安全、优质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无一例安全、质量事故发生,最终实现了零缺陷启动。”时任项目总工的张威深有感触地说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