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一早,太湖南岸的阳光照射在浙江湖州可佳食品有限公司6500多平方米的屋顶光伏板上,清洁电能源源不断地产生。该项目装机容量为588千瓦,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预计年发电量可达56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消耗182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79吨,每年可为该企业节约电费超3万元。
服务新能源发展,激活绿色动能,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以“当好绿色主力、守好‘两山’阵地”的政治自觉,全面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部署,积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通过一系列举措开展数字化创新,助力产业转型,推进新时代乡村电气化建设,支撑浙江全面高质量发展。
高弹性电网促进能源高效利用
6月2日,220千伏祥福变电站分布式潮流控制器(DPFC)二期工程系统试验在湖州完成。这一技术可双向动态调节电网潮流分布,把过载线路上的电流“挤压”出去或将电流“吸引”到低载线路上,从而提高区域电网承载力和安全性。国网浙江电力在湖州和杭州开展分布式潮流控制技术试点应用,助力建设能源互联网形态下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促进能源高效利用。
当前,国网浙江电力正以高弹性电网为核心载体,系统推进源网荷储协同互动,加快打造国家电网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包括DPFC在内,一系列高承载、高互动、高自愈、高效能的电网项目在浙江建设应用。
9月9日,杭州亚运低碳氢能示范工程在位于钱塘区的格力园区启动建设。该项目由杭州供电公司联合格力电器开展,将投入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氢气增压机和储氢设备等,利用电网谷电和光伏发电制造“绿氢”,每小时可制氢200标方,一天最多可产氢2000标方,供格力园区内氢燃料电池、氢燃料大巴车和氢燃料物流车使用。
同时,这个工程还将发挥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的优势,通过“氢、光、储”多能互补,将余量氢气储存起来,在电网用电高峰期通过燃料电池发电产生电能,辅助电网调峰调频。
在客户侧,浙江电网参与电网柔性互动的用户也越来越多,今年全省储备客户侧削峰响应能力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截至8月底,超过4万户用户参与了电力需求响应,为电网创造了更多“弹性”空间。
9月4日16时,浙江首次开展的连续多日负荷响应试点交易顺利完成。在宁波专场试点交易的区域为汽车配件产业链聚集区,用电需求旺盛,局部电网存在短时供电压力。当地供电公司引导宁波雪龙集团公司等一批企业调整生产计划,降低负荷,参与电力需求响应,获取响应补贴。
让用电企业与电网进行弹性互动,有效缓解局部区域阶段性的短时供电压力,既满足企业用电需求,又保障电力供用平衡。宁波市北仑区发改局能源科科长陈明波表示,连续5天的负荷响应专项市场试点交易,为保障企业生产、避免企业损失提供了新的方法。
浙江省光伏倍增计划正在全面实施。在国网浙江电力的协调沟通下,越来越多企业、园区与该公司达成屋顶光伏建设运营战略合作,利用建筑屋顶发展清洁能源。浙江各地的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等政策也相继出台。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在浙江加速推进,各地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在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供给下,浙江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望加快实现。
能源数字化应用助推节能减排
“没想到凭这个码还能向银行申请贷款,接下来开展设备改造和技术研发更有底气了!”8月20日,位于长兴县的浙江志鑫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收到了长兴农商银行发放的1345万元碳效贷款。企业负责人丁志农说,贷款将用于绿色技术改造,完成后预计单位产值碳排放量可以下降近10%。
长兴农商银行副行长罗杰说,该企业凭借“能源碳码”等级第3级获得了该笔贷款,“码上等级体现了企业减排成效,单位产值碳排放量越低,授信越高”。
今年,国网浙江电力积极探索“低碳+增收”的解题思路,在湖州、衢州等地推广应用“能源碳码”,让企业能效水平一“码”了然,为银行评估企业信用,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针对碳效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高碳排放值企业,国网浙江电力提供“供电+能效服务”,开展用能分析诊断,提出能效提升方案。目前,该公司已助力100余家企业完成节能改造,并联合金融机构推出“碳惠贷”等金融产品,发放绿色金融贷款6000余万元。
将能源与数字化技术结合,“能源碳码”这项探索在推广过程中还衍生出多种应用。浙江通过政企联合实施“碳激励”,政府部门将“能源碳码”评价纳入绿色工厂星级管理和差别电价征收管理,建立能源碳效资金池,推动企业节能改造和清洁能源发展。
受浙江省政府委托,国网浙江电力建设运营浙江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当前已汇集省内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4大行业数据3.2亿条,覆盖金属冶炼、纺织等八大高能耗行业57787户规模以上企业及2600家重点用能企业。
通过构建集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全过程,省、市、区域、行业、企业等多维度于一体的能源运营、能效与碳排放监测分析体系,浙江省能源大数据中心正为服务政府整体智治、清洁低碳转型、社会民生改善发挥战略支撑作用。
依托能源大数据中心,衢州市于5月底在全国首创工业企业碳账户体系。该碳账户体系由当地的发改委、生态环境局、银行以及供电公司等多方共同开发,根据碳金融市场需求,通过全品类能源数据精准核算企业的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形成企业的碳账户指标体系,并建立企业碳排放配额管理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我们已经享受到供电公司帮助企业精准节能降碳带来的红利。相信接下来碳账户相应的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可以让企业得到更多绿色发展的实惠。”浙江明旺乳业工务部课长温华对企业入驻工业碳账户体系信心满满。预计12月底前,工业碳账户体系将覆盖当地年综合能耗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
乡村电气化点亮共同富裕梦想
在安吉县灵峰街道蔓塘里村,青山点翠、溪水流碧。每到夜晚,3D灯光秀让村庄变成梦幻的世界,电子光柱和各种艺术灯饰交相辉映。今年夏天,到此打卡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
“生态环境和乡村风情把游客引来。不断升级的供电环境和供电质量,让我们有信心发展夜游经济。现在家家都是旅行社、人人都是销售员。”安吉县灵峰街道党委委员任元心说,靠着3D灯光秀项目,蔓塘里村村集体去年增收近百万元。
近年来,国网浙江电力推动电网与绿水青山协调发展和深度融合,推进新时代乡村电气化建设,让乡村产业向特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加速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间的转换通道。
手指轻轻一点,灌溉阀随之打开,水流沿着一条条铺设的管路自动给蔬果浇水……9月2日一大早,在海盐县通元镇雪水港村的融禾农业数字智慧种植棚内,村民崔金良通过电脑给灌溉系统发出指令,就让蔬果“喝”上了水。
2020年5月,投资1.13亿元的全电气化农业项目——融禾现代农业产业园落户雪水港村,带动村民就业。随着产业园用电需求日益增长,国家电网浙江电力(嘉兴)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定期上门服务,对全电气化大棚开展专项用电检查,并针对性提出优化建议。
如今,在浙江农村的田间地头,各类大型农机设备集中作业。安装在田间的传感器、病虫害监测仪等可实时监控环境变化,电气流水线作业助力提升农业生产的品质和收入。
电气化成果正加快走出浙江,走向中西部。自2018年起,安吉县供电公司在近年乡村电气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主动为贵州、四川、湖南等地茶叶种植户送技术、送设备、送服务,助力东西扶贫协作。
长三角一体化的电力“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配网线路互联互通、涉电业务跨省互认通办……嘉兴、湖州等地通过串联线上线下的渠道和资源,助推长三角供电服务走向一体化。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电力实践,正逐步向纵深推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