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网 > 电网人物

致力创新 解决技术难题——记国网工匠王仕俊

国家电网报发布时间:2021-03-20 22:41:47  作者:张喆 贾凤安

  ●人物简介

  王仕俊,中共党员,甘肃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规划评审中心大修技改评审专责,获甘肃省“工人发明家”、国网工匠、兰州市“金城工匠”、陇电工匠等荣誉,取得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35项。

  ●人物评价

  王仕俊不仅有钻劲,对工作精益求精,还带领科技创新团队奋力攻关,取得多项突破。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甘肃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规划评审中心综合评审室通信评审专责平常

  王仕俊发扬工匠精神,执着专注,持之以恒,始终坚持以问题、需求为创新导向,致力于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创造经济效益。

  ——甘肃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杨德州

  3月13日,在甘肃天水市330千伏武山输变电工程建设现场,王仕俊和王仕俊工匠创新工作室成员指导施工人员应用该工作室提出的“专项注浆移动腔压力可调节的注浆系统及注浆方法”开展作业。

  从2018年年底至今,王仕俊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立足本职工作,结合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重点工程建设实际,主持研发25项科技项目,为电网建设注入创新动力。

  树立新目标 迈出创新第一步

  2010年,王仕俊参与了750千伏河西输变电工程检修工作。在这里,他跟随老师傅学习高压试验、自动化调试等技术,对电网检修工作有了更多了解。

  接下来的几年里,王仕俊陆续参与了甘肃省第一个330千伏智能变电站永靖变电站建设、750千伏武胜变电站主变压器扩建、330千伏炳灵变电站智能改造等重点工程。经过一线工作的磨炼,他的技能水平不断提升,逐渐从一名电气试验员成长为项目经理。

  2014年,王仕俊发现,智能变电站保护屏柜后面的光纤跳线越来越多,跳线交叉,格外凌乱,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他开始想办法解决。工作之余,他观察各个厂家生产屏柜的线槽,不断归纳总结线槽类型,还向技术专家请教,研制出可嵌多根光缆的金属固定支架,很好地解决了光纤跳线凌乱的问题。那一年,他申请了他的第一项新型实用专利,并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原来,我们普通员工也可以搞技术研究、申请专利,还可以通过创新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他向同事分享创新体会时说。从那时起,他树立起搞技术创新的新目标。

  2015年,王仕俊竞聘到了甘肃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该院注重创新、鼓励创新的氛围让他如鱼得水。

  研究新技术 提高电网建设质效

  工作中,王仕俊和同事经常碰到技术难题。这些难题不但影响工程进度,而且会造成施工成本的极大浪费。面对问题,他从不妥协,总是反复论证,努力研究,直到想出解决难题的“金点子”。

  2018年年底,甘肃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成立了王仕俊工匠创新工作室。在这个平台上,王仕俊和他的团队研发新技术,不断取得新成果。

  2019年6月,在河西走廊阿克塞地区的戈壁滩,750千伏张掖变电站至330千伏甘州变电站线路工程中的灌注桩基础性能提升试验进入关键阶段。试验所在地是线路工程中环境最恶劣的地方。那里是一片盐碱地,气味刺鼻。白天烈日炎炎,气温高达40摄氏度,员工没有可以遮阳的地方。

  王仕俊带领团队成员在艰苦的环境中,每天早出晚归,经过3周的努力,将2个12米深的试验灌注桩基础浇筑完成。每次回忆起那段时光,王仕俊都会说:“虽然我们每天都累到筋疲力尽,但看到试验结果出来的那一刻,我感受到的只有河西走廊温暖的阳光和满满的幸福。”

  通过现场试验,他和团队成员将输电线路灌注桩基础的配筋率降低了20%,同时将灌注桩基础的抗拉强度与延展性提升了30%以上。

  近年来,王仕俊先后从事国网甘肃电力通信规划编审、变电工程评审、设计技术质量管理及科技创新工作。他在评审甘肃输变电及主变增容、扩建、改造等工程中,针对设计方案中出现的技术难点提出建议解决方案,对设计方案的不足之处加以指正,提高了甘肃省输变电工程的设计标准及投资准确性。

  截至2021年3月17日,他共受理110千伏电气评审150余项,对设计方案中出现的技术难点提出改进和修改意见300多条。

  探索新方法 提升基建施工效率

  西北地区多为碱性土壤,接地电阻率高的问题比较突出。2019年9月,王仕俊带领团队成员研究出“导电混凝土接地桩”和“石墨烯混凝土结构”两项成果,解决了输变电工程在西北地区特殊地质条件下接地电阻率高的问题。研究成果在降低土壤电阻率的同时,达到了降低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势的作用,提高了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系数。

  2019~2020年,他研发出“一种用于冻土区高替代率轻型骨料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一种新型免模板抗腐蚀UHPC-NC组合承台及其施工方法”等多项技术成果。这些技术成果在750千伏张掖输变电工程中应用,消除了季节性冻土区域及盐碱地区等复杂地质环境对电网基建工程建设的影响,提升了电网基建工程的施工效率。

  2021年1月12日,由于创新工作成效突出,王仕俊工匠创新工作室成为国网甘肃电力命名的省公司级创新工作室。

  目前,王仕俊及其团队在研究第三代智能混凝土技术,进一步利用导电混凝土的智能特性,努力实现电网设施混凝土基础的损伤智能识别和远程无线实时监测。该技术将应用在电网建设、运维和防灾减灾等多个方面。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