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庄线的前世今生

在山东淄博淄川区,有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叫峨庄,这里距淄川城仅40千米。

蓝天、白云、碧水、青山,尽收眼底,六个古村沿河镶嵌在大山中。

在崇山峻岭间,有一条10千伏线路叫峨庄线,全线604基线杆,总长44.633千米,贯穿淄博市太河镇。这条线路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峨庄的发展。

踏上电力人架线、巡线形成的山涧边的小路,我们探寻这条线路的前世今生。

银线架到海上房

海上房,峨庄乡海拔最高的自然村。据说,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小村就建在海岛上。千万年沧海变化,这里变成了山川。来到这里,能看到连绵不断的由沉积岩构成的山峰,你似乎还能听到大海冲击岩石的声音。

山岭薄地,交通闭塞,峨庄乡村民生活贫困。1994年,政府将村民分批迁居到城郊富裕村庄。

村子整体迁移后,1957年出生的李大姐和为数不多的老人依旧住在这里。李大姐指着屋里的电灯说:“如果不是山上有电,我也早下山了,儿子催了不知多少次。”

说起村里通电的情形,李大姐记忆犹新。1970年,住在山下的亲戚告诉她,山下来了供电局的,考察峨庄片区,要将山外的电引进山里来。从那时起,李大姐就盼着海上房也能通上电。

两年筹备,1972年,山里响起了洪亮的号子声。车进不来,供电人就让马帮将施工材料驮进山。马上不去的地方,供电人就用手抬、用肩扛,一步步爬上山峰。他们不分昼夜挖坑立塔,喝山里的泉水,吃煎饼和野果,累了,就在岩石上休息。当年,峨庄乡政府、东东峪村、杨家村先通上了电。

山顶立起一基电杆,海上房人就欢呼:“你看,电杆又起来了,一个排着一个,正往咱这里走呢,近了,近了,我们也要用上电了。”

1980年秋,海上房通电了,峨庄乡实现了村村通电,供电的线路就叫峨庄线,它贯穿峨庄乡31个村。从1972年到2014年,峨庄片区一直靠这条线路供电。

灯,点亮了大山,也点亮了山里人的心。

灯下掀起红盖头

从海上房下山走五千米,就到了西石村。清泉如玉带缠腰,把村庄妆扮得分外美丽。村口的绿皮小火车是63岁的陈大爷开的特色饭店。你可以坐在“火车”上欣赏村里的美景,品尝农家菜,听小溪流淌之音。每年夏季,这里就成了城里人避暑的好去处。说起现在的幸福生活,陈大爷总不能忘记他迎娶新娘的情景,那是电给他带来的幸福。

陈大爷的婚礼是在40年前举行的。1978年元旦,他要迎娶邻村的姑娘。还剩两天就要结婚了,可姑娘家却传了话来:“村里通电了,婚礼都是在灯光下举行,我们家姑娘结婚也要有光明。”

按照峨庄习俗,迎娶新娘都是在凌晨,结婚仪式要赶在天亮前进行。当时,峨庄乡部分村庄已通电,但西石村的通电施工还在进行中。这可咋办呢?姑娘家的要求不满足,婚礼就要泡汤。还有两天,咋整啊!这可难住了陈大爷。

正在村里施工的电力施工队长得知情况,特意跑到陈大爷家,让他放心告诉新娘家,一定满足要求。陈大爷不信,他家在村东头,电线刚刚牵到村西头。陈大爷还是睡不着觉。那天半夜,他隐约听到屋外有动静,出门一看,十几名电工正打着手电筒架设线路。

两天后的凌晨,陈大爷把漂亮的新娘迎娶到了家里。他颤抖着挑起红盖头,新娘一眼就看到了耀眼的灯光。新娘笑了,笑得很羞涩、很幸福。

陈大爷的新娘做得一手好菜,她帮着陈大爷开起了农家乐。现在,他们又经营起绿色餐饮,小火车餐厅成了当地有名的风景。

水里自有生财道

行走在山间,瀑布顺着山涧轻盈流下,仿佛挂在山上的白绸带,轻轻柔柔。走近,清凉的水汽扑面而来,令人神清气爽,在山中穿行的疲劳瞬间消失。轻轻捧起喝一口,清凉甘甜的泉水滋润了微干的嘴唇。瀑布,时而急促,时而舒缓,一颗颗被岩石激起的水珠会不小心落到脸上、身上。静静坐着、欣赏着,瀑布在岩石上翻滚,倾泻而下,冲入潭底,平静地等待着下一个激流。

太河供电所的强明德拿出一瓶矿泉水说:“这水就是山脚下的矿泉水厂生产的,峨庄是‘中国矿泉水之乡’,这里的水甘甜可口,富含矿物质,销量非常好。水从地下抽取出来,经过滤、消毒,每一道工序都要用电,可以说,是电让它插上翅膀飞出大山的。”说到这里,50多岁的强明德眼里有了光彩。

1997年的农网改造中,根据峨庄发展,太河供电所重新规划了线路。他们将村里的变压器容量扩大了两三倍。峨庄的矿泉水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高峰期,水厂每天要制造7000多桶水,年收入可达100多万元。这在以前峨庄人想都不敢想。那时候,峨庄线很脆弱,遇到刮风下雨就停电。

2012年8月,台风“达维”过境淄博,峨庄受灾严重。泥石流、滑坡、洪水,台风造成房屋倒塌,全镇供电线路大面积倒杆断线,所有矿泉水企业被迫停工。台风过后,太河供电所全体出动,抢修线路。虽然随时可能出现泥石流、滑坡等多种危险,但这个时候他们啥也顾不上了,顾不上休息,顾不上喝水。三天三夜,供电终于恢复了。矿泉水企业的订单和声誉保住了,太河供电所也荣获淄博市“抗台抢险保供电功臣单位”称号。

山中映出幸福天

淄博潭溪山,四季美景不断:春赏山花烂漫,夏听溪水潺潺,秋醉满山红叶,冬观满山洁白。一年四季,各有神韵,姿态万千。我们来到潭溪山时,山清水秀,春花满山。

“你可以登上玻璃桥,欣赏满眼新绿。”潭溪山旅游发展公司候发彬领着大家走进101米的观光电梯。玻璃桥面跨度117米,悬空高度110米,宽度2.45米,是世界首例无背索弧形玻璃桥。此时,你会发现自己身处大山的怀抱中,犹如一只蝴蝶在绿树丛中飞舞,自由自在。

潭溪山旅游区于2014年开始建设,此后,峨庄乡的旅游产业迅猛发展,对电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为提升峨庄乡供电可靠性,淄博供电公司全面改造升级了峨庄线,同时新建35千伏峨庄变电站。峨庄线供电可靠性有了质的提升。

“这条线路太长了,供电可靠性差,满足不了乡村旅游发展需求。”在讨论峨庄供电需求时,太河供电所所长李学业提出,“必须解决这个问题,要不然供电质量无法保障。”

线路必须改,怎么改,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最后,他们将峨庄线由一变为五,分成峨庄线、孙家线、潭溪线、紫峪线、山桥线。五条线全部换了240平方毫米的绝缘导线,崭新的线杆,标准的配电室,这为峨庄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留足了空间。

“北方的九寨沟”、云明山风景区……越来越多的山乡美景随着供电线路的延伸出现在游客面前。越来越多的农民洗净脚上的泥,兴办起了小企业。

2016年元旦,潭溪山旅游区举行了第一届冰灯冰瀑节。璀璨的冰瀑冰灯吸引了众多游客。现在,峨庄片区居民生活用电量平均每月约30万千瓦时,是上个世纪70年代用电量的20多倍。

10千伏峨庄线已经走过了46个春秋,它承载着山里人的希望,承载着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一条线,从一变五,从弱变强,它显示了一代代供电人翻山越岭、手抬肩扛去架线的勇气,也是一代代供电人对光明的事业不懈追求的最好见证。

关键词: 区块链, 山东电力

主办单位: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峨庄线的前世今生

作者:王凌云 赵洪军  发布时间:2018-10-26   来源:电力网

在山东淄博淄川区,有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叫峨庄,这里距淄川城仅40千米。

蓝天、白云、碧水、青山,尽收眼底,六个古村沿河镶嵌在大山中。

在崇山峻岭间,有一条10千伏线路叫峨庄线,全线604基线杆,总长44.633千米,贯穿淄博市太河镇。这条线路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峨庄的发展。

踏上电力人架线、巡线形成的山涧边的小路,我们探寻这条线路的前世今生。

银线架到海上房

海上房,峨庄乡海拔最高的自然村。据说,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小村就建在海岛上。千万年沧海变化,这里变成了山川。来到这里,能看到连绵不断的由沉积岩构成的山峰,你似乎还能听到大海冲击岩石的声音。

山岭薄地,交通闭塞,峨庄乡村民生活贫困。1994年,政府将村民分批迁居到城郊富裕村庄。

村子整体迁移后,1957年出生的李大姐和为数不多的老人依旧住在这里。李大姐指着屋里的电灯说:“如果不是山上有电,我也早下山了,儿子催了不知多少次。”

说起村里通电的情形,李大姐记忆犹新。1970年,住在山下的亲戚告诉她,山下来了供电局的,考察峨庄片区,要将山外的电引进山里来。从那时起,李大姐就盼着海上房也能通上电。

两年筹备,1972年,山里响起了洪亮的号子声。车进不来,供电人就让马帮将施工材料驮进山。马上不去的地方,供电人就用手抬、用肩扛,一步步爬上山峰。他们不分昼夜挖坑立塔,喝山里的泉水,吃煎饼和野果,累了,就在岩石上休息。当年,峨庄乡政府、东东峪村、杨家村先通上了电。

山顶立起一基电杆,海上房人就欢呼:“你看,电杆又起来了,一个排着一个,正往咱这里走呢,近了,近了,我们也要用上电了。”

1980年秋,海上房通电了,峨庄乡实现了村村通电,供电的线路就叫峨庄线,它贯穿峨庄乡31个村。从1972年到2014年,峨庄片区一直靠这条线路供电。

灯,点亮了大山,也点亮了山里人的心。

灯下掀起红盖头

从海上房下山走五千米,就到了西石村。清泉如玉带缠腰,把村庄妆扮得分外美丽。村口的绿皮小火车是63岁的陈大爷开的特色饭店。你可以坐在“火车”上欣赏村里的美景,品尝农家菜,听小溪流淌之音。每年夏季,这里就成了城里人避暑的好去处。说起现在的幸福生活,陈大爷总不能忘记他迎娶新娘的情景,那是电给他带来的幸福。

陈大爷的婚礼是在40年前举行的。1978年元旦,他要迎娶邻村的姑娘。还剩两天就要结婚了,可姑娘家却传了话来:“村里通电了,婚礼都是在灯光下举行,我们家姑娘结婚也要有光明。”

按照峨庄习俗,迎娶新娘都是在凌晨,结婚仪式要赶在天亮前进行。当时,峨庄乡部分村庄已通电,但西石村的通电施工还在进行中。这可咋办呢?姑娘家的要求不满足,婚礼就要泡汤。还有两天,咋整啊!这可难住了陈大爷。

正在村里施工的电力施工队长得知情况,特意跑到陈大爷家,让他放心告诉新娘家,一定满足要求。陈大爷不信,他家在村东头,电线刚刚牵到村西头。陈大爷还是睡不着觉。那天半夜,他隐约听到屋外有动静,出门一看,十几名电工正打着手电筒架设线路。

两天后的凌晨,陈大爷把漂亮的新娘迎娶到了家里。他颤抖着挑起红盖头,新娘一眼就看到了耀眼的灯光。新娘笑了,笑得很羞涩、很幸福。

陈大爷的新娘做得一手好菜,她帮着陈大爷开起了农家乐。现在,他们又经营起绿色餐饮,小火车餐厅成了当地有名的风景。

水里自有生财道

行走在山间,瀑布顺着山涧轻盈流下,仿佛挂在山上的白绸带,轻轻柔柔。走近,清凉的水汽扑面而来,令人神清气爽,在山中穿行的疲劳瞬间消失。轻轻捧起喝一口,清凉甘甜的泉水滋润了微干的嘴唇。瀑布,时而急促,时而舒缓,一颗颗被岩石激起的水珠会不小心落到脸上、身上。静静坐着、欣赏着,瀑布在岩石上翻滚,倾泻而下,冲入潭底,平静地等待着下一个激流。

太河供电所的强明德拿出一瓶矿泉水说:“这水就是山脚下的矿泉水厂生产的,峨庄是‘中国矿泉水之乡’,这里的水甘甜可口,富含矿物质,销量非常好。水从地下抽取出来,经过滤、消毒,每一道工序都要用电,可以说,是电让它插上翅膀飞出大山的。”说到这里,50多岁的强明德眼里有了光彩。

1997年的农网改造中,根据峨庄发展,太河供电所重新规划了线路。他们将村里的变压器容量扩大了两三倍。峨庄的矿泉水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高峰期,水厂每天要制造7000多桶水,年收入可达100多万元。这在以前峨庄人想都不敢想。那时候,峨庄线很脆弱,遇到刮风下雨就停电。

2012年8月,台风“达维”过境淄博,峨庄受灾严重。泥石流、滑坡、洪水,台风造成房屋倒塌,全镇供电线路大面积倒杆断线,所有矿泉水企业被迫停工。台风过后,太河供电所全体出动,抢修线路。虽然随时可能出现泥石流、滑坡等多种危险,但这个时候他们啥也顾不上了,顾不上休息,顾不上喝水。三天三夜,供电终于恢复了。矿泉水企业的订单和声誉保住了,太河供电所也荣获淄博市“抗台抢险保供电功臣单位”称号。

山中映出幸福天

淄博潭溪山,四季美景不断:春赏山花烂漫,夏听溪水潺潺,秋醉满山红叶,冬观满山洁白。一年四季,各有神韵,姿态万千。我们来到潭溪山时,山清水秀,春花满山。

“你可以登上玻璃桥,欣赏满眼新绿。”潭溪山旅游发展公司候发彬领着大家走进101米的观光电梯。玻璃桥面跨度117米,悬空高度110米,宽度2.45米,是世界首例无背索弧形玻璃桥。此时,你会发现自己身处大山的怀抱中,犹如一只蝴蝶在绿树丛中飞舞,自由自在。

潭溪山旅游区于2014年开始建设,此后,峨庄乡的旅游产业迅猛发展,对电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为提升峨庄乡供电可靠性,淄博供电公司全面改造升级了峨庄线,同时新建35千伏峨庄变电站。峨庄线供电可靠性有了质的提升。

“这条线路太长了,供电可靠性差,满足不了乡村旅游发展需求。”在讨论峨庄供电需求时,太河供电所所长李学业提出,“必须解决这个问题,要不然供电质量无法保障。”

线路必须改,怎么改,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最后,他们将峨庄线由一变为五,分成峨庄线、孙家线、潭溪线、紫峪线、山桥线。五条线全部换了240平方毫米的绝缘导线,崭新的线杆,标准的配电室,这为峨庄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留足了空间。

“北方的九寨沟”、云明山风景区……越来越多的山乡美景随着供电线路的延伸出现在游客面前。越来越多的农民洗净脚上的泥,兴办起了小企业。

2016年元旦,潭溪山旅游区举行了第一届冰灯冰瀑节。璀璨的冰瀑冰灯吸引了众多游客。现在,峨庄片区居民生活用电量平均每月约30万千瓦时,是上个世纪70年代用电量的20多倍。

10千伏峨庄线已经走过了46个春秋,它承载着山里人的希望,承载着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一条线,从一变五,从弱变强,它显示了一代代供电人翻山越岭、手抬肩扛去架线的勇气,也是一代代供电人对光明的事业不懈追求的最好见证。

      关键词:电力, 山东电力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