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储能 > 动态

持续“上新”,广东打开储能应用新格局

南方网发布时间:2024-11-25 16:02:45  作者:高雅雅

  阳江南鹏岛,海风吹动风电叶片,在蔚蓝海面上勾勒出一道道白色轨迹;惠州博罗杨村镇,阳光落在光伏板上,金黄的太阳能被一一收集……随着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清洁的电力正源源不断进入广东能源体系,能够储存、消纳新能源发电的新型储能也随之得到长足发展。

  最新数据显示,广东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12万千瓦/492万千瓦时,相比2023年增长95%。面对产业快速增长的步伐,如何持续挖掘和创造新型储能应用场景,真正做到“储”有所“用”?11月22日,广东能源产业科技创新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将在广州召开,院士专家、龙头企业将齐聚一堂,围绕“开拓应用新场景”等主题,为广东新型电力系统及新型储能发展谋划未来新格局。

近年来,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的占比不断增加。图源:明阳集团

  源网侧储能积极入市,“蓄水池”调节作用凸显

  “当前,广东已为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建立了适应不同类型储能、涵盖‘电能量+辅助服务+需求响应’不同品种的市场交易体系。2024年上半年,已有5家独立储能电站进入市场。”广东电力交易中心董事长黄远明告诉记者。

  据了解,2023年10月,梅州宝湖储能电站成为全国首例“报量报价”入市的独立储能电站,随后,肇庆万羚、阳江峡安、清远白庙、湛江英利等电站也陆续进入电力交易市场。

  其中,位于肇庆的万羚储能电站是广东首个由第三方独立主体建设完工的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2024年2月,万羚储能电站正式并网投产,直到今天,我们一直在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的指挥下平稳运行,为电网调节能力的增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浙江万里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朱小帆博士介绍。

万羚储能电站通过参与广东省电能量市场及辅助服务市场获取收益。图源:受访者提供

  新型储能就像电力系统中的“蓄水池”,能够灵活响应电力系统需求,通过“削峰填谷”调节电网负荷压力。广东是我国经济第一大省,用电量居全国前列,在今年7月用电负荷还创下1.52亿千瓦的全国新高。鼓励电源侧、电网侧储能装机,充分发挥新型储能“蓄水池”作用,维护电网系统运行平稳,广东势在必行。

  “万羚储能电站以独立市场主体的身份,根据电力市场规则要求,通过报价和市场出清的形式参与电力市场;在参与区域调频市场时,通过为电网提供调频辅助服务,获取调频容量补偿收益和调频里程补偿收益。”朱小帆说,电站收益目前可以覆盖电站的投资及运营成本。

广东为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建立了完善的市场交易体系。叶绍明/摄

  市场化盈利机制是当前和未来源网侧储能实现规模化发展的核心要素。广东作为全国率先开展电力市场机制改革之地,充分利用市场优势,以“真金白银”鼓励更多新型储能项目落地,是促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关键之举。

  2023年,广东储能平均利用率排名全国第一。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型储能“蓄水池”正接入广东电网这片“大水系”,在支持电网稳定运行以及保障生产生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商业储能持续升温,“黄金赛道”助跑产业发展

  “广东在电价方面具备高峰谷价差所带来的巨大市场潜力,一直以来都是储能热门的投资市场,政策引导方面利好频频,也促进储能产业的潜力快速释放。”广州智慧用电与城市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智慧能源部副总经理王维说,“现在,广汽埃安储能电站通过峰谷电价差进行套利,月度收益最高可达100万元;通过参与电力市场辅助服务,还可以获取额外收入。”

  坐落在广州番禺的广汽埃安用户侧储能电站,自今年6月起已全部投产运营。王维告诉记者,该储能电站装机规模达19.7兆瓦/39.4兆瓦时,是当前广州市规模最大的用户侧储能电站,也是广东工商业储能的示范应用项目。

  “电站通过实现‘绿色能源—绿色产线’的闭环,助力广汽埃安打造‘零碳工厂’,擦亮了企业的绿色名片。”王维说,“同时,项目也为属地片区电网结构优化提供了支持,具备显著的示范效应。”

广汽埃安储能电站是用户侧储能的典型案例。图源:受访者提供

  在新型储能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三大环节中,工商业储能是用户侧储能的典型应用,因其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经济效益不断凸显等优势,被称作新型储能的“黄金赛道”。

  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在广东新增备案的1805个用户侧储能项目中,单独配置的工商业储能电站项目达1290个,占比71.47%。工商业储能已成为广东新型储能产业的重要增长极。

  新型储能电站就像一个“充电宝”,能够利用“峰谷电价差”降低用电成本,实现经济收益。广东作为工业大省、经济大省和能源消费大省,峰谷电价差较大,其中珠三角五市(广州、东莞、佛山、中山、珠海)价差为全国最高,为工商业储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023年6月,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广东省促进新型储能电站发展若干措施》,提出使用先进优质产品的用户侧储能项目参照全省蓄冷电价政策执行,让峰谷价差从4.5倍扩大至6.6倍,进一步拓宽工商业储能发展市场空间。

  多元应用场景蓄势待发,新型储能未来可期

  一张巨大的屏幕上,“累计充电”“累计放电”“累计响应”“当日收益”等实时数据不断跳动,让附近电网运行情况一览无余。这幅“未来感”十足的图景,并非来自科幻电影,而是深圳虚拟电厂的真实景象。

  “虚拟电厂”是什么?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储能技术中心副主任周钰说:“虚拟电厂是一种电源协调管理系统,能够把相对分散的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充电场站、工业及民用的可调负荷等元素聚合起来,统一响应电力系统的调度。”

  储能系统是虚拟电厂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一领域,广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位于深圳的国内首家虚拟电厂管理中心运行近三年,累计接入45家虚拟电厂运营商,可调负荷资源涵盖9大类5.5万个,总容量逾310万千瓦。

  当前,广东正积极推进虚拟电厂的建设,逐步培育形成百万千瓦级虚拟电厂响应能力。就在本月初,《广东省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施方案》印发,明确虚拟电厂注册要求、资源代理方式以及参与电能量市场、需求响应、辅助服务交易机制。

  未来,广东将如何进一步拓展新型储能应用场景?周钰建议,政府部门通过策划技术创新项目课题、制定更加明确的新型储能商业价值衡量规范、发布《新型储能重大应用场景机会清单》等方式引导产业向更合适的方向探索开拓。她相信,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新型储能的更多功能和应用场景也会随之涌现。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高雅雅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