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电网公司柳州供电局党员服务队到柳州五菱汽车有限公司上门了解企业用电需求。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李志杰 通讯员 邹振远 摄
为助力广交会的顺利举办,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全天候24小时开展保供电工作,以一流的技术手段确保“线下线上广交”用电无忧。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李志杰
贵州电网公司铜仁供电局党员服务队在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滑石乡香菇种植基地检查用电设备,确保基地日常用电无忧。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赖增鹏 摄
线上报装、零证办电、刷脸签约、电水气一网联办、用电报装零投资……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全面承接细化落实国家要求,聚焦群众反映集中、企业反映强烈、社会反映普遍的办电难点、堵点,高标准推行“三零”(“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三省”(“省力、省时、省钱”)服务,基于用户视角、智慧办电、精准服务套餐推荐,让用户办电“一次都不跑”,服务区域城市“获得电力”指标持续提升。
探索用电偏紧形势下提升用电营商环境新路径
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广东深圳、广州“获得电力”指标保持领先,东莞、佛山进入标杆示范行列。
“只有先解决‘有没有’,才能回答‘好不好’。”面对今年电力供应偏紧的特殊形势,南方电网公司全力做到保民生、保公共服务、保社会稳定、保电网安全,科学精准施策,牢牢守住保障民生用电底线,有力保障客户安全、可靠、有序用电,为营造良好用电营商环境提供了重要基础和保证。
面对电力供需新形势,南方电网积极应对,在政企联动、精准施策、用户服务上下功夫。例如,在政府主导下,广东省在省级层面建立“月报告、周评估、日调整”联动机制,在地市层面建立与地方政府“四共同”联动机制。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广东省实施用户分群管理,建立和完善错峰轮休用户群、日常避峰用户群、紧急避峰用户群和灵活调整用户群。广西电网公司引导客户合理安排生产班次,主动参与错避峰。建立1至5小时快速响应负荷储备,保障电网负荷率达到90%。通过管理升级、服务升级,今年以来,南方电网公司有力保障了民生用电,为龙头企业及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用电保障。
围绕用户体验提升和创造用户价值,南方电网公司系统各单位大力创新服务方式,取得积极成效。广州供电局创新“四办”改革,即:创新打造绿色用能主动服务平台,企业用电“主动办”;全面推行“零证办电”“电子签章”,用电业务“线上办”;试点打造政企联席办公室,获得电力“联席办”;大力创新服务模式,电水气热网“一次办”。
深圳供电局深化“深圳更来电”服务品牌,大力推广用电预装服务模式,倡导低碳用能理念,率先在全网创新推出“通电易”“充电易”“绿电易”等系列惠民惠企服务,打造高端客户经理团队,快速响应多元化的用电用能需求,提供“一站式”用电管家现代供电服务。全市启动工业园区供电环境综合升级改造,全国首创突破产权延伸至用户红线内实施供电抄表到户,企业用电更全面提升了企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创新驱动,促进东西部“获得电力”水平均衡发展
对照国家有关部委相关要求,南方电网公司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海南自贸港建设等国家区域战略,聚焦群众反映集中、企业反映强烈、社会反映普遍的办电难点、堵点,印发《2021年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增供扩销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和《关于落实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工作任务台账的通知》,细化各项措施,高标准推行“三零”“三省”服务。
“既不用跑营业厅,也不用自己花一分钱,网上办理用电业务真方便。”中山市民卢先生通过“南网在线”APP报装90千伏安的制造业普通工业用电,从提出申请到完成接电,仅用了一天半时间。
今年1月,南方电网公司互联网客户平台“南网在线”APP正式上线,五省区用户可线上报装办电,刷脸即完成办电资料认证,实现办电“一次都不用跑”。
“南网在线”一上线,就解决了电子证照和电子签章功能,用电客户实现了“零证办电”“刷脸办电”和办电“一次都不跑”。用户点击进入“南网在线”的菜单,电费查询、用电报装、更名过户、电费代扣、停电报障、用电分析、欠费复电等服务产品一应俱全,功能明晰。
为精准满足客户多元个性化服务需求,“南网在线”APP为客户量身定制各种增值服务,上线了临电租赁、电动汽车等31项增值服务产品,客户可自主选择更好更优的服务。据悉,“南网在线”增值服务产品成交量4.7万单,累计交易金额达4.5亿元,广受客户青睐。
通过加大投资界面延伸,降低客户接电成本。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地市报装容量200千瓦及以下、海南全省用电报装容量160千瓦及以下及南方五省区其他城市地区用电报装容量160千瓦以下、农村地区100千瓦以下小微企业用电报装实现“零投资”。
紧握数字电网建设的机遇,南方电网公司在深化互联网大数据应用的同时积极融入数字政府建设,不断推进政企数据共享复用,在线获取和验证营业执照、身份证件、不动产登记等用电报装信息。
目前,南方电网公司在全网已实现“电子签章”功能,广东、广西、贵州三省(区)全域和云南部分地区实现“电子证照共享”,广东、广西实现了“电水气”过户“一窗办理”,用户办电环节和时长进一步压减,全面提升用户数字化供电服务体验。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互联网业务占比高达99%,“南网在线”平台累计用户6716万人,业务办理量达421万宗。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南方五省区低压非居民、高压单电源业扩报装全流程平均分别为2.4个工作日、20.1个工作日,分别较去年末下降11%、5%;中心城市(区)客户平均停电时间0.21小时/户,同比下降42%。
“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在日前召开的南方电网公司优化用电营商环境暨加强有序用电现场会上,公司提出,要深入学习先进经验,坚持创新驱动,促进东西部“获得电力”水平均衡发展,打造国际一流用电营商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多样化、多层次、高品质的用电需要。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包莉婷 黄勇华
■ 亮点
广东电网公司
广州、佛山、东莞列入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获得电力”领域标杆城市;
全面推行粤港澳大湾区地市报装容量200千瓦及以下、其他地区报装容量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用电报装“零投资”;
供电可靠性领先城市数量连续十二年保持全国领先。
广西电网公司
截至今年9月,居民线上合同签订比例达95%;
开展频繁停电专项治理并强化综合停电管理,供电可靠性不断提升:今年1—9月,全口径故障率同比下降42%;
今年以来新电力集团5级及以上安全事件减少62.4%,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中压)同比下降39.4%,中压线路故障率同比下降50.1%。
云南电网公司
今年1—9月减少客户接电成本5.17亿元;低压居民、低压非居民、高压单电源、高压双电源客户全流程平均接电时间分别压缩至1.78、2.42、20.37、27.04个工作日,均满足国家和网公司要求;
全力推广“南网在线”智慧营业厅,让客户办电、缴费、用电更加便捷;互联网业务办理比例达99.9%,实现用户办电“一次都不跑”。
贵州电网公司
今年1—9月,为用户节省接电成本11.48亿元,预计全年为用户节省接电成本18.59亿元;
截至今年9月,互联网业务办理比例达99%,用户月均活跃度21.2%,互联网缴费比例50.8%,其中活跃度和缴费比例两项指标连续9个月排名南网第一。
海南电网公司
建立了服务海南自贸港重点(重大)项目工作机制,超前做好海南省重点(重大)项目办电服务,助力海南今年上半年新设企业等项目用电同比增长384.7%;
截至9月底,全省户均平均停电时间(中压)完成6.96小时/户,同比降幅19.54%。
■ 典型案例
广州供电局
“四办”让企业办电“三省”
据统计,广州每年新增高压用户用电报装中,10千伏高压用户约占90%以上。可以说,提升对这部分用户的用电服务,是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和解放用户的重要内容。
为此,广州供电局聚焦优化10千伏高压用户办电全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全力打造“四办”(主动办、线上办、联席办、一次办)举措。实现了10千伏高压用户“零证办电”“刷脸签约”,从报装申请到完成接电全过程办电仅需3个环节,平均办电时间不超过25个工作日,电力接入工程不花一分钱,同时享受“电水气热网”一网联办服务,有效破解了以往高压用户办电“来回跑”“流程多”“耗时长”等难题,高压用户办电效率和服务体验显著提升。
企业用电“主动办”
广州供电局积极融入广州数字政府建设,创新政企协同办电信息共享机制,建成以用户为中心的绿色用能主动服务平台,通过对接政府数据平台,实时获取政府招商、土地出让、规划许可、建设审批、施工许可、企业登记等政务信息,在用户工程项目立项用地许可阶段提前获取用电需求,实现了提前筹划电网接入准备,从“项目等电用”到“电等项目来”的转变。
目前,广州供电局已累计为小鹏汽车、广州粤芯半导体、广汽产业园、华星光电等500多家企业提供“主动办”服务,提前储备电网配套工程项目超过400个,可为企业节省电力接入工程投资超过3.5亿元。
用电业务“线上办”
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州供电局充分利用广州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成果,率先将电子证照、电子签章应用在低压办电领域,用户只需通过“刷脸”实名认证即可调用电子身份证、营业执照、不动产权证等信息,获取电子签章,在线完成供电合同签署,实现居民用户和小微企业“零证办电”“刷脸签约”,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用电报装申请。
在此基础上,此经验还推广应用至10千伏高压用户办电,有效解决了用户“来回跑”营业厅签订供电合同的问题,高压用户办电也实现了“一次都不跑”。此外,广州供电局还形成了“网、掌、微、支、政”五位一体的线上办电服务渠道,向用户提供38类111项办电服务,让人民群众和企业办电更“省力”更便捷。
获得电力“联席办”
为破解行政审批流程繁、支持政策出台链条长、跨部门协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广州市委市政府以黄埔区为试点,成立了全国首个以服务企业电力为中心的“地方政府-供电企业”联席办公室,实行企业服务局、商务局、规划和自然局、住建局、城市更新局等政府部门和供电企业集中办公,探索创新“获得电力”政企协同工作机制,加快研究出台优化用电营商环境政策,着力打造“获得电力”示范区。
自联席办公室成立以来,已出台多项改革举措。如主动向省、市争取政策支持,将输变电项目核准及用地报批等权限事项下放或委托区级实施,实现审批“不出区”;在用电报装申请环节推行“以函代证”,对尚未取得项目批准文件和物权证件的企业,由政府部门出具“容缺受理”函件,作为供电企业受理企业用电报装依据,与“联席办”举措出台前相比,企业用户无需等待拿到项目批准文件和物权证件即可提前申请用电报装,实现用户早用电、早投产、早见效。
电水气热网“一次办”
为破解用户工程项目筹建中办电“重复交”“多头报”“来回跑”难题,广州供电局配合市政府率先打造了全国首个一体化“电水气热网”线上联合服务平台,深入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引领公共服务体验再次升级。在公共服务报装阶段,用户仅需登录“一个平台”、准备“一套资料”、填写“一张表单”、点击“一键确认”,即可享受电水气热网五大业务“一次办”服务,报装申请业务办理时间较之前压缩五分之四。
在公共服务接入阶段,政府服务专员与“电水气热网”客户经理组成“保姆级”服务团队,联合开展踏勘、设计、施工、验收,相同施工路段一次审批,同步开挖、同敷管线、一次回填,实现了电水气热网接入时间大幅压减、公共投资费用有效节省。自今年7月上线以来,“电水气热网”联合服务平台受理用户联合报装业务已成为企业办理公共服务事项首选方式。 (何靖治)
深圳供电局
政企联手探索升级用电新模式
近日,深圳1000个工业园区改造所需的施工及物资招标全部完成,深圳市工业园区供电环境综合升级改造项目进入大范围施工攻坚阶段。
本次深圳工业园区改造,于2021年8月启动,在年底前实现不少于1000个园区改造投产,这是国内首次以政府补贴、供电部门全面承接改造并实施抄表到终端户、提升用电营商环境的重大项目。本次改造被列入深圳市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十大计划”,旨在提升终端用户用电获得感,推进绿色智慧园区建设,力争实现园区供电安全隐患和转供电加价现象两消除,积极探索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园区方案,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工业园区转供电是城市经济建设高速发展与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不匹配带来的矛盾,是高质量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是国内城市普遍存在的难题。
“工业园区供电环境综合升级改造是深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决策部署,通过改革破题重大举措,不仅在全国首创突破产权延伸至用户红线内实施供电抄表到户,从根本上解决了转供电加价难题,同时也以更高标准实现园区安全可靠供电和低碳节能环保。”深圳供电局市场部总经理黄慧山表示,“本次改造的相关方涉及政府工信、发改、住建等多个部门,涉及园区工程改造、隐患整改、抄表结算、设备运维、新基建建设全链条,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
早在今年3月份,深圳市政府与深圳供电局联合组成专项机构,按街道、区工信局、供电企业、电力设计院、市属国资企业组成“五人小组”模式,完成全市近1500个工业园区开展现场评估,评估掌握园区高低压供电设施现状、了解了园区业主改造意愿等,明确了改造任务。
随后,深圳市接连发布了《深圳市工业园区开展供电环境综合升级改造工作指引》《工业园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改造技术指引》,成立了市层面推进指挥部,明确了“一园区一方案、一专班”,从电气设计、电气设备选型、电能质量等方面明确工业园区供配电设施综合升级改造技术指引,保证园区供配电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和验收质量。
8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深圳市工业园区供电环境综合升级改造工作方案》,正式吹响全市范围内工业园区供电环境综合升级改造的号角。
走进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富桥第三工业区,几座崭新的环网柜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波浪纹围墙上贴着规范的电气安全标识,甚是美观大方。再进入改造后的配电房,锃亮的绿色绝缘地垫上,一排高大整齐的配电柜已投入运行,为园区用户源源不断地供应电能。让人很难想象,一个月前这里还是布线杂乱、破旧简陋的模样。
工业园区改造全面提升了终端企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实现了用电成本更优、用电服务更优、供电可靠更优、用能效益更优“四个更优”。
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后终端企业用户由供电企业直接抄表,彻底消除转供电加价,同时国家工商业降电价、市场化交易等减费降价红利也能精准落实到位,初步估算可为工业园区终端企业节省用电成本65亿元。通过在园区预装电表,企业入驻园区简化办电流程实现零等待、快接电,同时享受专属电费账单、增值税专票、用电日历、停电地图等配套升级服务。通过改造园区老旧配电设施残旧、重过载、安全标准不达标等隐患,不仅解决了近83%园区供电安全问题,后期由供电企业运维服务也更加专业、高效、智能。
在用能效率方面,改造后,仅配变能效提升每年可节省电量约1.21亿度,节省标煤约1.5万吨。提升园区低碳、智能化水平,服务双碳目标达成。 (成坤 朱婷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