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侯宇教授、杨双教授等在新型太阳能电池领域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能源与环境科学》。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未来极具前景的光伏技术之一,其单结器件的认证效率已超过26%,达到了晶硅电池的同等水平。该类器件的制备采用成本低廉的溶液涂布方法,具有产量高、设备投资少的特点,但稳定性问题是该技术产业化所面临的关键瓶颈。
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团队提出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埋底界面的“机械增强”策略,将具有多电子供体的胍基大分子引入电池埋底界面。其官能团能够与两侧的钙钛矿和氧化铟锡衬底产生强化学偶联作用,从而抑制下界面孔洞缺陷结构的形成。通过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改性后,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显著提高,其中三阳离子钙钛矿电池器件的最高效率可达到23.3%,甲脒铅碘钙钛矿电池器件效率达到25%。进一步测试显示,在标准光照和55℃的严苛工作条件下,太阳能电池器件持续工作1630小时后仍能保持初始效率的97.5%。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