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大龚村,村里的80亩水稻田喜获丰收,农户正操作着自动收割机进行收割。当天,国网绍兴供电公司台区经理陈文浩和同事来到大龚村,巡视检查农灌电力线路。
大龚村是嵊州市的经济薄弱村,由原上龚、下龚、大山下、段家塘等四个自然村组成,地域面积5.72平方公里,全村640户,人口2219人。今年年初,大龚村新增80亩耕地,经过开垦改造,成为高标准化农田。
“真没想到今年的收成这么好,你看着谷子多饱满!”大龚村支委会支委张建飞抓起一把稻子,欣喜地向一旁的陈文浩展示。看着眼前正在收割的80亩稻田,大龚村村会计龚永良有话说,“那时候村里农户真的反映很强烈,就怕没水浇田,天气热,稻子大起来缺水要干死的啊。”
据龚永良介绍,这80亩田位于村西南面的坡地,灌溉水稻田成了农户面临的棘手问题,一度担心庄稼会颗粒无收。“四月底的时候,我们把这件事和供电公司的陈师傅反映,他帮着多方协调,才两个月时间,问题就得到解决。”
龚永良口中的陈师傅是国网绍兴供电公司下属三界供电所的台区经理陈文浩,此前,根据国网绍兴供电公司新时代电力“民情日记”主题实践工作安排,早在2024年4月30日,三界供电所与大龚村签订“村网共建”协议,陈文浩成为了该村的“驻村电保姆”。了解到村里稻田灌溉的难题后,陈文浩和村民们一起想办法。村属农灌线项目从6月25日开工,7月16日投运送电,合计新立水泥杆13基,新架设架空线路600余米。
据了解,今年以来,在嵊州地区,国网绍兴供电公司以新时代电力“民情日记”为抓手,针对农村农田灌排方面的薄弱环节与存在问题,牵头制定《嵊州市农灌电力线路建设与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并与当地农业农村局建立会商机制,及时互通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情况,完善配套电力设施建设,着力构建更高水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农田灌排电力设施建管机制,全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农灌电力线路的改造不仅服务于农业生产,也对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用电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实现了从村网共建‘一件事’向‘一类事’‘一片事’的有效延伸。”国网绍兴供电公司嵊州地区农电工作相关负责人黄方良介绍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