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垃圾渗滤液通过长长的管道进入调节池,再转入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变成清澈透明的水,流入巴歇尔流量槽。旁边的在线监测房内,氨氮水质在线自动分析仪、COD水质在线自动分析仪等仪器对经过处理的废水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这是记者5月11日上午在北海市白水塘垃圾处理厂看到的景象。
厂长陈海告诉记者,自动监测设备与生态环境部门实时联网,生态环境部门可通过在线监测平台及时了解处理后垃圾渗滤液排放的水质情况。
经过这段时间的整改,白水塘垃圾处理厂的渗滤液日均处理能力从原先的200立方米提升到800立方米,实现渗滤液日产日处理。
白水塘垃圾处理厂发生的转变,是北海市坚持问题导向,直面曝光问题,立行立改,从严从实、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今年3月3日、4月19日,生态环境部华南督察局、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先后指出北海市存在垃圾渗滤液处理能力低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推进缓慢等问题。白水塘垃圾处理厂私自将垃圾渗滤液转运,倾倒排放至市政管网这一情况,于4月28日被督察组作为典型案例予以曝光。
问题就是命令,问题就是任务。北海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奔赴现场,研究落实整改措施,并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作出安排部署,约谈相关部门和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要求加快整改,确保渗滤液就地处理达标后排放,杜绝外运偷排行为。
按照中央环保督察组的要求和北海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一系列整改行动火速展开:
3月3日,白水塘垃圾处理厂全面停止渗滤液外运处理,并马上拆除原渗滤液外运设施,截断渗滤液外运的途径;及时覆盖裸露垃圾堆体,做好雨污分流,从源头减少渗滤液的产生。
3月底完成对池容2万立方米的旧调节池改造,使全厂调节池池容达5万立方米,目前调节池存放渗滤液约2.5万立方米,处于安全库容范围内。对现有“生化+膜”工艺处理设备进行扩能改造,调试运行DTRO渗滤液处理设施,租赁安装MVR蒸发应急设备(300立方米/天),三套设备同时发力,使渗滤液日均处理能力达到800立方米,足以应对处理该厂每日产生的780多吨渗滤液。市综合执法部门按规定对白水塘垃圾处理厂外运偷排未经处理的垃圾渗滤液这一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市纪委监委机关正按有关规定开展问责追责。与此同时,北海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速度加快。
5月11日中午,记者在位于合浦县乌家镇的北海市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工地看到,循环水泵房、冷却塔、工业消防水池、综合主厂房垃圾仓、上料坡道等的土方开挖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该项目总投资约8.7亿元,于去年年底开工,建成投入使用后垃圾年处理量约51.1万吨。
建设方——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莉介绍,公司正认真按照北海市委、市政府要求,积极配合整改,进一步增加人力和施工设备,倒排缩短工期,全力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力争明年6月30日建成投产。届时,北海市垃圾处理能力低问题将迎刃而解。
“绿色生态是北海最突出的优势、最宝贵的财富、最有效的‘王牌’,北海的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北海市委书记蔡锦军,市委副书记、市长廖立勇一致表示,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指出北海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曝光了北海的典型案例,对北海而言既是压力也是莫大的帮助,将指导北海进一步改进工作、补齐短板,把环境保护工作做得更好。北海市将一如既往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整改任务,推动北海绿色高质量发展。
记者了解到,北海市成立专门的信访处置领导小组,建立快速处置、督办、复核等机制,按下问题整改“加速键”。其中,对投诉涉及噪音、扬尘污染、养殖废水、违法养殖等超标排放污染物投诉件,第一时间立行立改;对历史遗留问题、涉及民生就业问题,边督边改,分段实施;对短期内不能整改的问题,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限期整改;对已整改完毕,或者阶段性取得整改成果的,不定期进行复查、回访,确保问题不反弹。截至5月13日,北海市收到交办的群众信访举报件30批次共299件,已办结或阶段办结243件,办结率81.27%,立案82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