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具有资源利用价值,要实现这一价值离不开有序的治理手法。12月8日,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对外通报了“十三五”期间广州生活垃圾处理情况。根据情况通报,虽然因城市不断发展广州生活垃圾量依然在增长,但在分类处理思维导向下垃圾已不再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不少生活垃圾已转变成电能,为市民生活和工作增添便利。
“围城”垃圾获得资源化利用
据广州城管统计,当前广州日产生活垃圾超过3万吨,且每年仍以6%-8%的幅度在增长。
由于缺乏先进的处理理念和现代化的处理设施,广州在“十二五”期间承受着“垃圾围城”的压力。为破解这一难题,广州自2012年起以“能卖拿去卖、有害单独放、干湿要分开”的策略在社区推广垃圾分类;并以“焚烧为主,生化为辅,填埋兜底”的思维规划新一批现代化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在基层推广分类和终端推动建设的同时,磨合生活垃圾中端环节上的“专桶专用、专车专收、专线专运”分类收运模式。上述工作,为“十三五”期间取得成绩打下基础。截至2020年底,广州已建成16座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包括7个资源热力电厂、5个填埋场、4个生化处理厂),焚烧处理能力达1.55万吨/日,生化处理能力达4680吨/日。广州“十二五”期间生活垃圾过度依赖填埋方式处理的旧貌,基本在“十三五”期间,因新一代处理设施逐步落成投产而得到改变。
处理设施的更新换代,让以往“围城”的垃圾获得资源化利用的机会。广州城管通报称,2018年起广州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接收处理生活垃圾3500余万吨。生活垃圾不仅被迅速处理避免“围城”,还在新一代设施处理下采用焚烧和生化处理方式发电超50亿度,使“摆对地方”的垃圾成为资源。
离不开准确分类投放收运
“终处理上的‘摆对地方’,离不开前几步的‘摆对地方’。”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生活垃圾在末端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和前端的分类投放和中端的分类收运分不开。
自2019年下半年广州开始全面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住宅小区全面实施的生活垃圾楼道撤桶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已让不少家庭养成了“家里分好类、定时拎下楼、定点精准投”的习惯。为了让更多市民参与垃圾分类,广州持续开展全民行动日,“小手拉大手”,环保志愿服务,垃圾分类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等实践活动。为了让更多行业参与垃圾分类,广州在2019年针对机团单位、学校、酒店、宾馆、农村等领域量身定制了12项工作指引,深入推进教育、医疗、酒店、快递、物业等行业12项垃圾分类源头减量专项行动,在各级党政机关推行低碳办公,加大限塑和过度包装检查。为推动垃圾分类的法制建设,广州市制定出台了《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2017年9月至2020年10月,广州市累计检查单位10万余次,发出整改通知书11648份,立案4520宗。通过强制规范和教育引导“双管齐下”,促进市民垃圾分类习惯养成。
截至今年底,广州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8%,居民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分别达到99.1%、95.5%。3653个物业管理小区、2907个非物业管理居住区全部完成楼道撤桶、定时定点投放,配置1.6万座垃圾中转站、3501辆分类收运车辆,1492条分类运输线路,率先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提前完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试点目标。
新一批处理设施正在建设
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广州城市高速发展形势和垃圾增长趋势,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仍是实现垃圾源头减量、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实践。广州市目前在建14座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包括5个资源热力电厂、4个填埋场、4个生化处理厂、1个污水处理厂),上述设施不仅有助广州的生活垃圾“摆对地方”并进一步实现资源化利用,还为预料之外的应急处理提供兜底保障。广州还将根据《广州市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在“十三五”跨“十四五”期间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