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既要敢想,更要敢干勤干!” 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国家能源局定点扶贫通渭县挂职干部孙元辛 他笃信扶贫工作既要敢想,更要敢干、勤干。为了找到贫困县脱贫致富的金钥匙,他几乎跑遍了15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终于凭“能源扶贫”这把金钥匙打开了国家级贫困县通渭县的致富大门,服务全县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为振兴地区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他坚信干部群众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要有利于贫困百姓的事,只要有利于全县脱贫攻坚大业的事,他就会身先士卒、全力带头去拼、去干,积极致力富民强县产业培育,带动身边同事形成更加浓厚的拼搏向上工作氛围。 他就是孙元辛,国家能源局定点扶贫甘肃通渭县的第五任挂职干部,曾连续3年扎根扶贫一线,2月25日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以孙元辛为代表的全体扶贫人的辛苦付出,更彰显了整个能源系统的担当与作为。 崛起!构建新能源产业链,撬动贫困地区发展新动能 迢迢扶贫路,拳拳为民心。 孙元辛挂职的甘肃省通渭县,地处六盘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干旱缺水,产业基础薄弱,是甘肃省最后一批脱贫的8个县之一,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及全国农民平均水平的一半,脱贫任务十分艰巨。面对这样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找到撬动地区发展的有力支点,成为拉动地区脱贫的第一要务。 脱贫攻坚必须有的放矢。白天进村入户查找问题,晚上座谈查资料研究对策,孙元辛的脚步遍及通渭县的沟沟壑壑。深入了解、精心谋划,他全力落实国家能源局扶贫工作部署,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敏锐捕捉发展机遇,让当地丰富的风能、太阳能、地热能资源成为通渭县脱贫致富的法宝,为推动地区发展开拓广阔发展空间。 优质能源资源禀赋为扶贫工作点石成金,错落相间的黄土梯田摇身成为地区发展的“能源沃土”。在国家能源局和通渭县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伴随多种类型能源项目的并网运行,“风电、光伏、清洁供暖、地热温泉开发、秸秆和垃圾利用、光伏组件制造、风机装备制造、电网升级改造、技术人才培训”等为一体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链体系在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日渐成型。传统农业县孕育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体系,更孕育出了地区脱贫致富新希望,为确保通渭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释放强大动力。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到通渭的第一年,孙元辛就在国家能源局的支持下,在通渭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推进华岭一期、二期和义岗一期3个风电场项目高效运行,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累计实现发电10亿千瓦时。三年挂职期间,孙元辛持续推进总规模120万千瓦、投资115亿元的风电基地建设,建设总规模16万千瓦、投资12亿元的光伏扶贫项目,年产160套风机叶片制造厂、年产20万千瓦高效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线等装备制造项目在通渭先后落户;仅2018年就引进各类项目资金33亿元,占甘肃全省2018年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帮助引进资金总额的85%,超过当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半数。现在的通渭,已成为甘肃中东部的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最大县,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脱贫攻坚,务必抓实、抓细、抓落地。为扩大地区新能源消纳空间,着实确保贫困户利益,孙元辛提出通渭县风电基地要以就地消纳为主,并积极推进大用户直购模式下风电弃风电量+电锅炉(及地源热泵)清洁供暖试点工程的建设。通过国家能源局的协调、组织和通渭县委县政府的统筹,通渭县风电消纳情况持续好转,为贫困地区经济振兴按下提速键。 据统计,2018年,通渭县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12亿元,其中新能源产业增加值0.65亿元,占比约58%。2019年上半年,这一占比提升至75%,且逐年持续上升。与此同时,由孙元辛牵头引进的新能源发电项目全部投产后,年缴税有望超过1.4亿元,新能源产业正在成为通渭县致富增收新源泉。 每一个脚步都踏出奋斗的轨迹,每一帧风景都写满美好的希望。目前,新能源产业已被确立为通渭县三大经济主导产业之一。在国家能源局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曾与贫困鏖战数百年的黄土梯田,如今已风劲扬帆,让百姓拥有了沉甸甸的阳光“聚宝盆”。这束由孙元辛点亮的绿色能源之光照亮了致富小康路,正在为通渭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聚更多力量。 奋斗!探索能源扶贫新模式,为脱贫增收注入源源动力 当你行走在甘肃通渭的莽莽黄土坡上,高大风机在延绵山脉上迎风旋转,湛蓝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光。这一幕,代表的不仅是地区能源发展结构的变革,更为通渭县加快脱贫增收开启绿色新引擎。 “在带动扶贫方面,每开发10万千瓦风电,投资企业注入500万的产业扶贫基金。”回忆起当时和企业协商时的场景,孙元辛表示,按照总体规划,仅120万千瓦风电基地这一个项目,就能为通渭吸引扶贫基金6000万元,再将这些钱全部用于投资光伏扶贫电站,大约可建成扶贫电站3万千瓦,带动6000余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确保扶贫工作扎实推进显成效。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孙元辛组织探索建设的“新能源+精准扶贫”模式,积极推动光伏+扶贫、风电+扶贫、农业产业培育、就业扶贫车间、消费网络电商、党建结对、教育扶贫、干部和技术人员培训等扶贫工作扎实落地。尤其是光伏扶贫项目,自2018年底首批村级电站收入下发,目前年发电收益可达8400万元左右,确保贫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约11万元,可覆盖全县100%的贫困村和71.3%的贫困户,为贫困户提供超过20年的稳定收入保障,全面解决了通渭县贫困村集体经济空壳问题,大幅提升生活幸福感,被百姓亲昵地称为“铁杆庄稼”,为全县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前路多崎岖,万事多艰难。贫困地区谋发展,不仅要有致富小康路,更要把人才放在首位,让各路人才成为贫困地区的发展引路人、致富带头人。在国家能源局和当地政府支持下,孙元辛积极开展本地新能源项目建设和运行维护人才培训,仅2018年,孙元辛便组织全县电力安全扶贫、光伏技能指导培训214人,通过本地新能源项目建设实现劳务用工1689名,户均年增收1万元;每年安排33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村级光伏电站村级管护员开展岗位技能培训,负责电站安全和基本运行维护,实现生活稳定增收;组织2019年本地能源企业加大本地就业倡议座谈会,10家企业签订计划书,计划本地劳务用工740人、招聘就业550人,惠及更多贫困家庭;在通渭县职业中专开设能源专业,协调能源装备制造和施工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实习和择优就业协议,显著提升当地百姓就业能力;成立本地村级光伏电站运维企业,结合本地光伏组件厂和风机叶片的建设和运营,培养本地新能源中职和高职技术人才,筑牢新能源产业自主发展人才基础。 地区的发展蜕变,成为脱贫成果的最好证明。2013年至2018年底,通渭县的贫困发生率由33.6%下降至12.3%,并于2020年11月通过县、市、省三级验收核查和第三方评估检查,正式退出贫困县行列。三年挂职期间,从定点扶贫挂职县发改局副局长、驻村第一书记到县政府副县长,孙元辛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定西市委市政府、通渭县委县政府各级领导和同事们的充分肯定,获得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甘肃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授予的“中央和国家机关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并在2021年获得了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要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真正给老百姓做点实事。”孙元辛说,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光荣任务,一定要牢记使命重托,竭诚履行职责。以孙元辛为代表的中国扶贫人,用青春和汗水浇筑希望,用坚守和付出书写担当,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为推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重要贡献!(记者 伍梦尧)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