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企业

向海逐光,奏响海洋能源开发新乐章

水电十二局发布时间:2024-06-07 14:09:28  作者:吴益波

福建东山拥有得天独厚的海域和岸线资源,吸引许多新能源项目落地建设。水电十二局承建的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电站项目位于福建省东山县杏陈镇、前楼镇海域,是全国首个高风速条件下的海上光伏电站,也是福建省首个滩涂海上光伏电站项目。

在国家大力推进“双碳”战略,充分发挥新能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电建人从未缺席。自2023年11月东山杏陈海上光伏项目开工建设以来,电建人在东山岛上向海逐光,加速推进工程建设,奏响了海洋能源开发新乐章。

促履约,持续吹响“冲锋号”

东山杏陈海上光伏电站项目规划用海面积3300亩,计划投资10.6亿元,规划装机容量为180兆瓦,拟建1座110千伏升压站并配套18兆瓦/36兆瓦时的储能站,建成后平均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3亿千瓦时,节约标煤9.02万吨,相应地减排二氧化碳等各类污染物约100万吨,社会经济效益和自然生态效益明显。

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项目建设团队积极抢抓有利天气,开足马力推进项目履约,施工现场作业如火如荼。建设者每天起早贪黑,顶着烈日在海上展开管桩施工,一阵海风吹过,黝黑的脸上流淌下黄色汗水。管理人员执着坚守、想尽办法,在海上一待就是几小时,共同解决施工难题。

由于施工现场地处海上,受潮汐影响,项目建设面临材料运输难、施工安装难和桩高、浮台不稳等重重困难,项目建设团队因地制宜、开拓创新,通过机械转运、打桩机配合等各种方式,优化施工方案,降低施工风险,保障材料物资高效运输。

目前,海上管桩施工已完成29479根,完成率90%,剩余管桩施工计划在6月完成作业。之后将开始进行光伏组件等的安装作业,预计今年12月全部完成,并进行投产发电。陆上升压站正在进行桩基施工,预计7月底前实现首批并网。

强创新,科技赋能“开首创”

项目光伏区建设于近海滩涂地带,光伏支架、桩基加固设施、海上检修通道等抗台工艺缺乏可借鉴的施工经验。

为适应台风区极端条件,项目首创多桩+斜撑整体、应用抗台型支架基础,通过研发新型施工工装设备实施安装,各基础结构在抗风浪等级的设计上基本风压参照50年一遇考虑,确保满足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使用需求,为抗台型潮汐带海上光伏发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项目首创海上光伏海域“立体分层确权”模式,布置于近海滩涂的各设备基础均采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对海洋环境的破坏,海面上不设置永久、半永久落地辅助施工设施,基础施工、安装作业等均采用自制小型漂浮于水面的设备,合理策划施工工序,同一区域争取做到少走动、少扰动,减小对原始海洋环境的破坏,确保施工期做好海洋环保工作。

此外,项目还创新采用光伏发电与渔业养殖相结合方式,利用生态学原理及环境条件监控手段,实现不同用海活动之间的功能互补和用途协调,探索海域管理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变,拓展海域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促进海域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创品牌,党建引领“添动力”

随着项目施工的全面展开,台风区风荷载大、水深变化大、潮差变化大、淤泥层深厚、极端工况条件恶劣等困难接踵而至,施工难度出乎意料,部分施工班组作业几天后,因作业人员无法忍受艰苦作业,相继打了退堂鼓。

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项目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深入施工现场,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了解项目进展情况,统筹安排、有效落实,扎实做好关系协调、质量监督、安全生产等工作,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题,推动项目建设步入正轨。

面对工期紧、任务重、施工环境艰苦等困难,项目以“三创三领”品牌创建为抓手,不断探索党建与业务融合新模式,打通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双向通道,为项目建设注入红色动能。项目建设团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冲锋在前,刻苦钻研各项技术难点,为复杂建设条件下东南沿海台风区海上光伏平价上网提供解决方案。

小小县城,是水电十二局新能源建设的一个缩影。从“一缕光”到“一度电”的绿色发展之路,从来都不是笔直的,但电建人始终愿意做追梦人,一起创业,一起努力,致力于去让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书写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答卷。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无数新能源故事将不断上演。相信项目建成后,当太阳升起,东山数以万计的光伏板排列在一起,会如同庄严的守护者,将太阳的馈赠,转化为清洁的电能,为推动闽南地区社会经济高质量注入新的动能。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