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一抹微弱的红色缓缓照亮,天空渐渐苏醒过来,几只大雁排着队奔向有光的方向。
伴随着水电八局深圳东宝河项目现场打桩机的敲击声,一群穿着橙色工装的工程人三两结伴,迎着朝阳前行着。
涛姐——品源于心,质践于行
在这片工地现场,常能见到一个女孩的身影,她总是带着一把尺子,穿梭在钢筋和混凝土间。她就是王涛,主管质量,是正宗的八零后“甘肃妹子”,说话做事都带着甘肃女孩的勤快与干练。笔者入职初到项目部时,就是她手把手指导的,从钢筋锚固长度到混凝土氯离子含量,掌握了一个个质量验收标准;从部门内业资料整理到现场外业质量监管,明白了如何整理到如何管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涛姐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警醒着自己也提醒着其他人。在工地上,她常常带着一群新员工们去巡查。“看、摸、敲、照”“靠、量、吊、套”八字真经被她运用得来去自如,一本图纸走遍现场,一把卷尺直击要点。当遇到质量问题时,她总会抛出问题:“你们觉得这儿有什么问题么?”在大家指出问题后她又会问到:“你们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在这种“头脑风暴”中,一批又一批质检新兵在涛姐的带领下一步步向着合格的质检员成长着。
“现在你们已经是一个合格的质量员了,但不要以为这就是结束,你们的路还长着呢。”在这批质检员培训结束时,涛姐叮嘱着大家并送给了每人一张明信片。打开明信片,上面是她亲笔写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也是她在质量工作中始终坚守的初心。
如果在东宝河停车场项目的工地上远远看见一个苗条的身影,那便是她了。她的身材比较瘦弱,但在大家眼中却无比高大。
曾哥——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曾哥又来‘抓壮丁’了,大家快去厕所躲躲啊。”大家互相开着玩笑,实际上却没有一个人离开。大家口中的曾哥叫曾祥毅,是项目部的团支部书记,是个年轻的“90后”。
为更好在工程建设“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青年力量,项目部成立之初便组建了一支青年突击队,曾哥作为带头人,自然在列。在铺设绿网时,他组织队员们分成四人一组,区域分块标记,一组负责一个区域,短短两个小时便将满是黄土的场地覆盖上了一层层绿网。在拖电缆时,他自创了“滚圈儿”法滚电缆,沉重的电缆被大家一圈一圈的滚着到达了终点,节约了时间还节省了力气。在核酸采样时,他又带着青年们穿上红马甲,提前把桌子搬到采样点,为医护人员准备好水和风扇……用他的话来说,“帮助他人是最能体现绅士风度的一件事”。
曾哥他热爱摄影,相机总是不离身,记录现场施工的如火如荼,记录辛勤工作的汗水,也记录项目大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他喜欢热闹,在项目营地因疫情防控要求封闭期间,策划开展了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跳绳比赛等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了员工们的隔离生活。曾哥还喜欢演讲,但前不久的一次演讲比赛,他却退居二线,为另一位新同事出谋划策、加油打气。
有时,现场的同事总会和他说:“曾哥,你需要影像资料的话和我们说一声就行,没必要顶着这烈日来拍照。”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只是觉得天气好,来随便拍拍,你继续忙去吧,别耽误你工作。”说完,他便继续捧着他的大相机发现美去了。
他就是这样,经常一个人悄悄地来,一个人悄悄地走,似乎没人知道他具体做了些什么,但大家都知道“有什么困难?先去找曾哥!”
海军——星月作伴,孤舟击浪
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个笑话说“干工地不就是搬砖搬钢筋么”。其实,在项目上某些特别的岗位,的确需要“搬砖”“搬钢筋”。
每到午饭点,假如食堂阿姨没等到海军来打饭,那他大概率是去跟实验了。到了晚饭时间,假如食堂阿姨没等到海军,那他大概率是去搬试块、原材送检去了。于是,食堂阿姨常常都在给海军留饭。
海军是个00后,实验员,负责项目现场的送检工作。脸黑成了碳,手晒脱了皮,腿常被撞得淤青,在试块、原材送检的标养室能见到他淌了一路的汗水,在钻芯取样、超声波检测的现场仍能见到他开朗的笑容。头顶着烈日,手提着钢筋,这不仅仅是工友们的工作,也是实验室实验员们的日常。
记得海军在聚餐时说过:“我不知道送检这活算不算苦,但是干一行爱一行嘛,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原本笔者还想去问问他,最近工作压力大不大,但想想还是算了,不如明天中午和他一起去送检吧。
涛姐、曾哥、海军……还有无数像他们一样的工程人,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无论烈日严寒,春来秋往。他们将个人的才华实现在工程建设中,他们把自己的荣耀刻在了由他们亲手建设,承载着他们青春与梦想的一个个精品工程上!
雁成行,飞向光明;人成列,奔赴远方。
远方究竟在哪儿?远方就在工程需要我们的地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