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企业

“潜入地下”写青春

水电十四局发布时间:2022-05-10 09:23:07  作者:李红东 贺大松

在两河口水电站建设中不断攻克各种技术难关,实现地下厂房精细开挖与优质建设,开创国内高海拔高寒冷地区三百万级水电站免装修混凝土大规模应用的先河,参与实施的《复杂地下洞室群智慧建造关键技术研究》荣获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6年荣获四川省重点工程劳动竞赛优秀建设者,三年蝉联雅砻江两河口建设“优秀总工程师”,2018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022年获评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这些荣誉是对王红军三十二年扎根水电建设一线、七年坚守藏区高原的肯定和褒奖。

现任两河口1416联合体项目总工程师的王红军是一名扎根水电建设工地32年的“老兵”。三十二年来,他依山傍水,从澜沧江的漫湾、大朝山、小湾、里底水电站,到金沙江乌东德,雅砻江两河口,他默默扎根在水电建设施工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水电建设者的价值与追求。

1990年,王红军毕业后被分配到水电十四局漫湾电站项目担任施工技术员,负责导流洞开挖施工的技术工作,好学上进的他白天一头扎进工地,手里拿着图纸和笔,总是跟在老师傅后面,边对照图纸、边仔细察看现场,老师傅说的每一句话,他一字不落飞快地记在本子上,生怕漏掉哪个细节,晚上当同事都已睡去,办公室的灯光下总会留下他的身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技术员到副科长、科长再到项目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一路砥砺前行,经过世界级小湾电站地下厂房六年的施工磨练后,他成为了水电站地下工程施工的技术行家。

2011年11月,王红军被组织安排到工期紧张的乌东德水电站导流洞室群负责开挖技术工作。该工程具有洞径高、跨度大、相隔近,岩层极薄、特碎、地质复杂多变,且特殊地质段超长等难题,被专家称之为“地下开挖工程中的万花筒”。作为项目总工程师,他每天深入施工一线,面对开挖过程中可能存在坍塌等和突发危险情况时,他总是说:“组织信任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再苦再累再危险我都要保证完成任务”。他与其技术团队凭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和勇气,务实能战敢为人先的作风,科学分析、反复研究,攻克了开挖过程中的一个个技术难题,确保了项目的如期履约。他主持完成的《大跨度特殊地质条件下洞室群快速开挖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科技进步二等奖,《偏压浅埋大断面隧洞群开挖支护技术》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5年4月,随着两河口水电站的开工建设,1416联合体中标承建了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工程,王红军被调任为联合体副经理兼总工程师。接到调任文件后,他马不停蹄奔赴项目现场,迅速带领技术、测量、施工管理人员查勘地质地貌,结合现场实际,与大家集思广益,详细规划施工方案,悉心制定施工组织措施,并着力解决两件大事。

一是重点研究解决长隧洞通风散烟问题。两河口引水发电系统工程其场内交通复杂,洞中开洞,相互交错,工作面多,埋深大,出口少,通风散烟难度极大,且洞室埋深大,从地表进入三大洞室顶拱部位最短距离也有三千多米,工人们每天从洞室工作出来,鼻子里嘴里全是黑黑的灰尘,严重影响施工效率和进度及建设者的身体健康。作为项目总工,凭借从事水电工程施工积累的技术经验,他通过实地考察,反复认真研究,制定了优先着手打通五条竖井以改善通风、从最近地表向隧洞送气、将污浊空气从掌子面抽出、将地下厂房通排风形成循环系统的方案,极大的改善了洞室空气质量和施工环境。爱琢磨的他提出喷雾降尘的构思,带领技术人员运用喷雾器原理,将施工用水通过压力泵进行加压后,形成一道水雾幕墙,缩短了爆破后通风散烟时间,得到了监理、业主的高度赞扬。

二是优化三大洞的开挖方案,使其利于进度质量及安全。有着丰富施工经验的他根据断面尺寸和围岩类别与同类工程对比,提出了开挖方式如果采用半幅错距开挖效果会更好,施工功效会更高,施工安全更有保障的构想;主变室超前主厂房和尾调室开挖有利于对穿锚索提前施工,能够及时抑至岩体爆破松弛及高边墙应力变化,保障施工结构安全。起初,设计、监理对此不以为然,他坚持自己的判断,主动与相关各方对接沟通,科学论证方案的合理性,最后用实践证明了半幅错距开挖方法经济节约、安全可靠、质量优良。

地下厂房岩锚梁是电站机组安装及检修设备桥机运行轨道承重永久性建筑物,对于整个引水发电系统工程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岩锚梁施工又是一项综合性施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十分考验施工单位的技术能力与管控能力。王红军围绕“高地应力、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壁吊车梁精雕细刻的开挖技术、厂房岩壁吊车梁免装修镶边镜面混凝土施工技术”开展技术研究工作,通过过程调整开挖爆破方案,执行“一炮一总结、一炮一研判、一炮一设计”,坚持开挖似雕刻的理念,严格控制开挖体型,实现了岩锚梁开挖爆破半孔率达到了96.9%,岩面不平整度5.1cm,平均超挖4.6cm,主厂房岩壁吊车梁混凝土浇筑实现了镜面效果,开挖质量达到国内同类型地质条件下领先水平,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洪琪院士等专家的一致好评。

到两河口水电站项目工作至今的七年时间里,王红军一直坚守在藏区高原工地,面对如此浩大的工程与艰苦的施工条件,他坚信只有全体战友凝心聚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打赢每场攻坚战。他工作的专注着实让人敬佩,经常看到他两眼盯着电脑,时而手里的笔飞速的计算,时而查阅图纸,时而摸起电话或召集技术人员沟通,时而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坐在那考量技术方案。“工作一丝不苟、神情专注、对自己要求高”是同事们对他的深刻印象,用他常说的话:“惟正已可以化人,惟尽已可以服人”。

他不但严格要求自己,对年轻人和“徒弟们”也是严格要求,他时常向年轻员工讲解工作方法及要点,让他们学习成长,对于年轻技术人员编制的方案措施、水平不一,他总是耐心、细心地审查,对存在不足也会给技术人员一一指出,从没有因为年轻人毛躁而失去耐心教导,他的细心让年轻人从心里感到敬重。他说“图纸不熟悉,再高的技能也发挥不到‘点子’上”、“工作就像练功夫,想要练好,都需要时间,需要潜心钻研,稳扎稳打,脚踏实地,全心全意的投入,才能将功夫练到更高、更好、更实用”。“我觉得王总教导我们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有工作态度及工作技巧”,这是项目部青年员工对他的评价。

万家灯火的背后是广大水电建设的孤寂和艰辛付出。王红军从事水电建设32年,他用事业充实了大半辈子的人生,他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耀眼的光环,只有有颗忠于水电事业、默默奉献的心,他始终把国家水电建设事业放在首位,处处以党员干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水电人的情怀和品行。

王红军(右二)在施工现场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