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企业

珠江源头“九龙”卧

水电基础局发布时间:2021-12-20 08:46:23  作者:文/程辽辽 耿天志 图/何晓超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乌蒙山脉南麓,坐落着素有“入滇门户”之称的曲靖市。这里是“中国第二大河”珠江的源头所在,滔滔水流汇聚成南盘江,自西向东跨越6省区汇入南海。

珠江源下游30公里处,沾益区天生坝下村,云南省“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重点水源工程——九龙水库大坝横跨两岸,势不可挡。坝顶上钻机成排,阵阵轰鸣,一派忙碌景象。

水电基础人已在这里坚守了4年多,以担当践使命,以创新保质量,攻克喀斯特岩溶灌浆难度大、新型坝体浇筑要点多等诸多难题,质量控制管理荣获多项国家级QC成果奖。现如今,随着坝肩灌浆结束、导流洞封堵完成,九龙水库正式下闸试蓄水,成为曲靖市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一张“靓丽名片”。

忆往昔  岩溶灌浆行路难

“岩溶地带,喀斯特地貌。地层破碎,岩体完整性差,是灌浆施工的最大阻碍。”站在水库坝顶,回忆起刚开工的重重困难,项目负责人王龙一脸感慨。

时光回溯到2017年9月。当时项目各方人员进场后,立即开展灌浆试验。但是万万没想到,一开始就碰到了“拦路虎”。

“按照设计图纸,非灌段钻孔最深50米,我们刚钻到5米,就出现了塌孔”,原项目副总工程师毕聪提起当时的情况,印象深刻,“通过孔内成像,我们才发现下层多为软弱夹泥地层,极难成孔。”

作为珠江源旅游带的“明珠”,九龙水库是曲靖市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关键步骤,也是整个云南省旅游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水资源支撑。

水库库容496.81万立方米,主要以灌溉供水为主,兼顾防洪、生态用水、旅游,将充分保障南盘江河道、城区景观和灌区工农业用水。

灌浆防渗工程,包括库岸帷幕灌浆、坝基帷幕灌浆两部分,其中库岸帷幕线全长3288.4米,灌浆总量16.07万米。

“库岸区防渗,分布在大坝两侧,露天灌浆。坝基分为露天和廊道灌浆。两部分帷幕相连,共同组成大坝防渗体系。”年轻的项目副总工程师何晓超,说话十分老成。

这样的工程体量,对中国水电基础局这个基础处理行业的领军者来说,似乎没有难度。但是,事情远没有这么容易。

“就好比一块石头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洞。”原项目生产经理杜庆武打了个形象的比方。“灰岩地形漏浆、吃浆很厉害,要反复待凝,而且费水泥。非灌段钻孔6万米,平均深度21米,钻孔过程中频繁塌孔、掉钻,成孔难度大。”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项目经理王龙派遣团队成员多次到其他类似项目考察学习,邀请专家来现场实地查看论证。公司副总工程师龚木金也长期驻守现场,为优化灌浆方案出谋划策。

“目前看,地层中存在的溶洞,洞径普遍在0.5~1.7米,纯水泥浆液灌浆消耗大,成本过高。我建议使用膨润土浆液,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吃浆量。”经过与各方专家研讨,龚木金提出了解决方案。

库岸帷幕灌浆试验的完成最终解决了困扰。合理的参数、优良的工艺,为后续整体灌浆施工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证。时间也悄然滑到了次年9月。

再攻关  大坝浇筑起波澜

站在坝前,抬头仰望,鲜艳的旗帜飘扬在坝面护栏上,衬得大坝分外雄伟。

“作为公司承建的首个自密实堆石混凝土坝,我们在浇筑时严格遵守规范,遇到了不少问题,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王龙介绍说。

首次,虽说意味着填补空白,问题也接踵而至。

大坝坝顶全长227.4米,顶宽7~17米,最大坝高46.1米,与两岸群山融为一体。

为了掌握好施工工法,项目团队反复展开试验,并在现场浇筑了试验仓。随着对自密石混凝土性能的深入了解,施工工艺日渐熟稔。严密的温控检测,让自密实混凝土的水化热规律完全“现形”。         

“首先填充大粒径块石,再利用自密实混凝土的高流动抗离析能力,填充块石中的空隙,浇筑成型”,项目总工程师吴杨介绍说,“这样的混凝土,成本低廉,结构稳定,低碳环保。”

大坝浇筑时,每仓分3种标号的混凝土。如果不支护模板,高标号混凝土串流,造成过多浪费。如果支护,则影响仓面质量,还浪费人工。

很快,项目团队摸索出成熟的“自密实混凝土一体化浇筑”措施。

“先浇筑四周高标号当模板,再浇筑内部低标号,利用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和自密实性,减少施工冷缝,循环浇筑,形成整体”,杜庆武解释说,“这就增强了坝体的整体稳定、提高抗渗性能,还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2018年11月,首仓大坝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在波折中首战告捷。

“针对混凝土性能不稳定、浇筑管路反复拆装问题,我们继续召开内部论证会,优化技术方案。”在毕聪和项目团队眼里,追求工匠精神,就是要永无止境,精益求精。

北京的专家,被项目团队邀请到现场调配材料比,顺利解决了混凝土性能不稳定的难题。“我们增设了布料机,减少管路安装以及拆除次数,终于把每仓浇筑时间缩短到3~4小时。”何晓超介绍说。

这是一项战略性的胜利,项目开工后的第二大难题终于被攻克。

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项目被迫停工30天。项目团队科学计划,合理安排,严抓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以最快的速度复工。“把损失的时间追回来。”项目部所有人员团结一心,奋勇向前,大坝眼看着一天天“长高”起来。

“大坝封顶喽!”2020年11月,在众人的欢呼声中,6号坝段铺装层混凝土结束了浇筑,九龙水库拦河坝主体顺利封顶,比原计划提前15天。

看今朝  多措创新守初心

“回顾整个承建历程,我觉得应该用‘难、累、苦’及‘务实、担当、理解、信任’来总结这4年半。”前往右岸坝肩的路上,王龙颇有感触。

根据招标合同,九龙水库的防渗体量,占总合同额70%左右。然而,岩溶地层的复杂,导致单位耗浆量极大,给项目施工带来风险。

“按合同,项目进度结算比例低,只占审定完成额的50%。”项目生产经理张国辉介绍说,如此一来,项目面临资金压力很大。

项目团队依托公司资源,多措并举推进问题解决。在持续优化施工方案的同时,和建设单位协商沟通,签订补充协议。并利用公司融资贷款平台,解决短期资金缺口。“目前的支付比例,已经提高到了85%。切实解决了实际困难,降低了施工风险。”年轻的项目合同部主任刘鹏介绍说。

精益求精,质量第一。施工过程中,帷幕灌浆非灌段较长,处理困难,项目团队从保证质量、提高工效出发, 提出对非灌段全部镶注孔口管。

项目于2019年4月对建设单位提出非灌段孔口管镶筑变更立项申请,经历了长达一年半的艰辛谈判,建设单位于2020年11月批复。

“帷幕灌浆变更,吃浆量大,待凝时间长,扫孔、复灌次数多,导致我们入不敷出。”2019年4月,在提出非灌段孔口管镶筑变更立项申请的同时,项目也提出了库岸帷幕灌浆变更立项申请,最终建设单位也于今年元月份予以支持。             

“虽然九龙水库工程建设难度大,过程曲折,但是我们在科研创新方面,可是一点也不含糊。”吴杨表示。

为了更好地积累新型自密实堆石混凝土施工经验,全面掌握岩溶地区灌浆技术,项目部专门成立了QC小组。小组成员们虽然平均年龄不过28岁,但他们心怀防渗初心,深入策划,潜心钻研,乐在其中。在《提高自密实堆石混凝土堆石仓面自检一次合格率》课题研究中,小组成员为了得到精确的数据,放弃休息时间,24小时轮流驻守6号坝段,紧盯浇筑。

4年多的艰辛付出,终于结出累累硕果。

这个课题,在2020年相继获得中国建筑企业协会Ⅱ类成果,天津市建筑业协会建设系统一类成果奖。“《自密实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也在2019年通过了天津市职工技术成果认定,并获得公司第五届青年论坛技术类二等奖。”提起QC小组,王龙如数家珍。

2021年,喜讯再度传来。《一种帷幕灌浆孔口封闭装置的研制》接连斩获天津市建设系统Ⅰ类成果、全国2021年度QC小组成果一等奖。

九龙峡谷逶迤,乌蒙群山连绵,大坝矗立在其间,在滇北高原蔚蓝色天空的映衬下,壮观夺目。此时的珠江源头,南盘江畔,玉带萦绕,风景无限好。

九龙水库大坝正式进入试蓄水阶段


九龙水库大坝试蓄水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