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连琳十三年的一线项目经历中,有甘,有苦;有磨砺,有成长。见证并记录这一切的,是总结出的一项项技术经验,是一张张工法证书。
走过一个又一个项目,那些生活上的艰苦,精神上的煎熬,当他走上项目经理的岗位时,都成为承受工作压力的基石。
从此再无生活苦
2008年参加工作的高连琳,开启职业生涯的第一站是天津滨海高新区道路与给排水工程,也是他参加工作后生活条件最艰苦的项目,以至于他后来无论走到哪个项目,都感觉生活条件很好。
项目营地原为养鸡场,发生鸡瘟后,又养过一段时间的羊,项目部浇筑了混凝土地面,粉刷墙壁后,作为员工宿舍。正逢夏季,每天晚上睡觉前,高连琳和大家一样,全身喷满花露水,带着刺鼻的气味入睡,第二天早晨全身仍然被蚊子咬得像“金钱豹”一样。
包括项目领导在内,所有员工两班倒,新员工排在夜班,高连琳自己也愿意上夜班的12个小时,因为白天蚊子少,攻击性小。
高连琳在一份总结中这样描述这个项目在他人生中的意义:“这是我人生中第一个项目,也是开启我工作生涯的最重要的一步。” 艰苦的生活环境,对他后来的工作和生活态度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09年元旦那天,高连琳到达贵广铁路项目,看着眼前干净整齐带空调的彩钢板房,四个人一间的宿舍,高连琳感觉有点儿不真实,直感叹“生活太幸福了”。生活条件的改善,项目领导温暖的关怀,一个幸福的元旦,开启了高连琳的2009年。工作和生活,都在他面前打开了全新的一页。
迎接技术“跨栏赛”
成长是一场“跨栏赛”,只有跨越一个又一个难题设下的“栏”,才能不断前行。
高连琳工作认真,在技术上还有点儿“较真”。他负责的混凝土拌合站地磅站完工后,获得了业主和监理的一致好评。“高连琳负责施工的地磅站安装一毫米不差”,听到时任项目经理的刘建平向到工地检查工作的公司领导这样介绍他时,更加增强了高连琳干好工作的信心。
他负责实施的施工便道三个涵洞远离施工区,不通电,用柴油发电机发电,每次施工任务结束后,要用装载机把发电机拉回营地。
有一天下大雨,把发电机从工地运回营地时,因为发电机是用钢丝绳挂在装载机后钩上,雨天路滑,装载机上坡时速度不均匀,钢丝绳经常脱钩,高连琳在后面推着发电机,看到钢丝绳脱钩,他就再挂好,全身都淋得透湿。项目经理刘建平乘车从外面返回营地,看到雨中这一幕,非常感动,让他上车,路上表扬他踏实肯干,鼓励他保持自己认真工作的精神。
这一次表扬,这一次鼓励,让他找到了归属感,以后遇到再苦再难的事,都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2010年贵广铁路项目开始施工后,高连琳任“四线连续梁挂篮法施工”工区副区长和项目工程部副主任,区长是有挂篮法施工经验的谷兆普。
贵广高铁的四线定型连续梁是公司第一次实施挂篮法施工。谷兆普负责技术工作,高连琳负责施工,在边学边干的过程中,他发现钢绞线张拉用拉力和伸张量互相校核,反复校对,效率不高。他在工作过程中自己总结编写了校核程序,用一个数据去推算另一个数据,直接按数据施工,不用一项项重复计算,节省了施工时间,提高了效率,还由此结出了三篇关于挂篮法施工的技术论文和一项工法。
高连琳负责的工区中,墩身、承台都是大方量混凝土浇筑,每次浇筑需要连续浇筑30个小时以上,最长一次连续浇筑两天两夜多。在贵广铁路项目的四年时间中,现场只要进行混凝土浇筑,他就盯在现场,困了就近在钢筋厂或车上睡一会儿。
代表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元旦,对高连琳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他曾经三次在元旦这一天到达一个新成立的项目部。
2013年元旦,从青春懵懂的技术员成长为技术部主任的高连琳,离开贵广铁路到深圳地铁项目七号线任龙井站技术负责人。
“深圳地铁很煎熬”
高连琳所经历的每一个项目,都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回想起在深圳的两年时间,他发出深深的感叹:“深圳地铁很煎熬”。
到深圳地铁七号线后,他担任龙井站技术负责人。几天后,图纸还没有熟悉透彻,负责人调走,他接任了站点负责人兼技术负责人。
过亿元产值的龙井站,他带着姜宸等四个大学生新员工组成了管理团队,工作压力比贵广铁路更高,难度更大。在贵广铁路,他只负责技术,而在龙井站,他不仅需要独立承担所有的管理工作,还要负责起引导四名新员工的成长。他说:“带过我的领导们鼓励了我,我也要鼓励好他们。”
高连琳自己做工作仔细,教大学生的工作方法也仔细。他手把手教如何记录施工日志,现场每天进多少台设备、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时长、进场工人数量和工种等都要记录清楚,为结算打下基础,姜宸的钻机工作记录精确到分钟。
因为施工日志记录清晰严谨,现场监理施工记录不清楚时,就借阅技术员的施工日志,查阅工序施工时间,作为监理日志的参照资料。
责任心使高连琳对工程质量要求很严格,关键部位的钢筋一根一根检查。施工队伍负责人以工期紧、要求太严影响进度为理由,要求项目经理换掉他。项目经理在了解情况后,鼓励他坚持抓好关键部位的工程质量。工程完工,看到过硬的防水效果和顺利的验收过程,施工队伍负责人心服口服。
龙井站在国家工商行政学院大门前面。这所培训全国各地工商管理人员的工商学院位于倾斜度很高的山坡上,站在校园里,带个龙井站施工现场一目了然,现场环境如何会直接带到全国各地去。高连琳每天早晨到现场的第一件事是检查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是否到位,保证现场有施工的地方就有打扫卫生的人员,保证出站点的每一辆车不扬尘不带泥。龙井站成为七号线第一个拿到“安全文明工地”的站点。
高连琳策划能力强,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提前把工作考虑好,提前把问题解决掉。斜坡岩是地铁围护桩施工的大难题,在尝试过多种成桩方法后,到福建学习了海上钻井平台成桩方法,综合比较施工效率、进度和成本,他最后选用了传统的冲击钻施工方法。与其他的标段相比较,事实证明选择正确,保证了工期,保证了围护桩的垂直度。
“一图一表”创“第一”
转战哈尔滨地铁项目后,2016年元旦刚过,高连琳任轨道公司市场开发部主任,过了八个月天天加班做标书的日子,完成了公司给分公司制定的当年投标任务额后,于2017年8月,高连琳到广州,担任车陂涌、掌下涌污水治理工程项目经理。
高连琳善于进行技术总结。旧城区污水处理管道改造,分布在小街小巷的市政管网复杂,管网全长160多公里,密密麻麻如同蜘蛛网。他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借鉴施工组织设计进度图,创造性地采用了“一图一表”管理模式。“一表”是把每一条小巷的管网长度、管径、埋深、材质和责任方摸排清楚,进行梳理,详细列成表格;“一图”是现场施工组织采取施工作战图,每天完成的工作量在作战图中标示出来,现场复杂的管网施工,每天进度一目了然。
项目位于广州城中村,开放的施工环境,作业是否规范,现场是否整洁有序,一目了然。基坑开挖后,老人孩子在路上行走,安全监管必须到位;对面两栋楼的住户可以相互握手的“招手楼”下,开挖沟槽还要保证人员通行;老旧城区管道老化严重到经不起施工振动,一处开挖,可能会振裂三五米之外的管道。高连琳所负责的标段,工程内容为该项目施工难度最大、工程类别最多,包括暗挖工程、深基坑工程、顶管下穿高速公路涵洞及河流工程、顶管穿越硬岩淤泥及粉砂等多项复杂地质工程和安装工程。因为与村民沟通损失了三个月工期,开工也最晚。
在这样复杂的施工环境和高难度的施工条件下,经过“一图一表”的精细化组织,高连琳带领他的团队不但成为施工进度第一名,并创造了两项第一:唯一一个比合同有效工期提前7个月完工的项目。电建集团领导现场调研时给予高度评价,并要求随行其他参建单位学习;第一个完成了资料验收及实体工程质量验收工作,并作为范例全线推广。
为了更好地指导和服务项目,提高项目的专业技术能力,他组织收集整理有价值的施工方案、工法、技术成果等材料,总结项目施工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建立项目技术档案库,通过组织共同学习,构建知识共享体系。他带领项目技术人员撰写的《提高小微水体生态修复水质达标率》获得中国水利工程协会二类成果。
在高连琳眼中,施工技术都是融会贯通的。广州车塘项目顶管施工过程中,相距15米宽的两栋楼中间是一条河流,河底都是松散的泥沙,管道要从河底穿过。高连琳借鉴地铁施工工艺,采取了“暗挖+顶管”的施工方法,两个直径1.2米的钢管外侧套一个直径3米的混凝土管,在业主和监理惊讶的眼神中,这个在他们看来高难度的问题就这样轻松解决了。
和高连琳在广州天九项目搭班子的安全总监常爱民说:“高连琳在广州同时管理着两个项目,有经济头脑,重视合同管理,管理上有独特的方法。” 这个经过公司和轨道公司两级测算都认定亏损的项目,最终取得了可观的赢利。
业主对工程进度、质量很满意,直接增加了9000万元的工程任务,后又把1.7亿元的天河区九村污水和自水来管网改造工程交给公司施工。
踏上雄安新征程
2021年4月1日,高连琳接到领导通知,4月2日下午赶到雄安,寻找营地地址、沟通业务、和设计院现场交桩,现场踏勘,组织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进场,开始了新一轮满负荷运转:“只要眼睛睁着,就是在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刚进场的前五六天时间,他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4月2日后陆续进场的项目员工亲眼见证了他的敬业,凌晨三点多在群里发消息提醒夜班同事注意安全。水环境公司雄安启动区区域支部书记常爱民说:“感觉他随时都在,什么时间发信息,都会马上回复。”
干过高铁和地铁项目的高连琳告诉大家,这个项目的组织难度大于技术难度,让大家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工作效率和工作方法。刚进场的几天,高连琳带着项目班子早晨六点多去现场,晚上七点多才回营地,等待着他的,还有一大堆管理工作。
刚进场的半个多月时间,他一边要熟悉业主,一边要熟悉来自国内外多个项目的员工,一边要熟悉周围环境,高连琳每天要接打100多个电话,手机一直连着充电宝。
4月2日进场,当月完成产值2000万元,5月份完成1.3亿元产值,6月份更是创下新高,完成产值达2亿元。
因为工作节奏太快,到雄安的三个多月时间,高连琳觉得时间特别长。
有一种情怀叫“暖人心”
高连琳习惯思考善于总结的特点体现在工作的各个方面,“导师带徒”他总结出了自己的重点:“教的是工作经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每个到项目的大学生新员工,他会一对一谈话,了解学习经历和对工作的期待,工作过程中也会经常聊天。
高连琳在深圳地铁龙井站带的四名大学生新员工,现在都已经成长为所在项目技术骨干。到雄安后,有一天他看到一个挂着“中国电建市政集团”大幅字牌的营地,走进去,是轨道公司承建的R1快线金融港站点,没想到他刚一进去,就遇到了在深圳一别七年的姜宸,当年的“小萌新”,现在已经是成熟老练的站点负责人。他很激动,姜宸更加激动,眼睛里泪花围着眼眶打转。
2017年11月,姚航传到广州天九项目实习,看了一个星期图纸后到现场做交通疏解工作。第一天去工地,下着小雨,穿着短袖的姚航传感觉又湿又冷。现场只有他自己,领导安排他盯着,他不敢离开。高连琳察看现场时,他不认识刚到项目实习的姚航传,从他穿着的短袖工装认出了是自己项目的员工,就把自己手里打的伞给了他。从江苏到广州,一个人不认识的姚航传,这把雨伞一下子化解了他忐忑不安的心。大学毕业后,姚航传毫不犹豫地再次来到这个项目。
2018年毕业的大学生新员工王鹏刚到广州车陂涌项目时,看到项目经理晚上和大家一起在过街天桥施工现场加班,感到很意外,后来,他才知道这是高连琳的工作常态。
2018年12月,广州天九项目整理“检验批”资料,项目部20多位员工在大会议室集中办公,高连琳只要有时间,每天晚上就和大家一起整理资料。他没有想到的是,他习惯性的加班,也是一种“暖人心,鼓人心”的方式。
高连琳在雄安新区启动区EA1 EA2 NA10施工现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