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历史,梳理过往,总结经验,昭示未来。2021年2月3日,历经近1年的整理、创作,国家能源集团大雁公司“砥砺奋进50年”云展馆正式上线发布。展馆以“砥砺奋进”为主题,空间与时间“横纵坐标”交错,既对大雁开发建设50年历史记录归档,也对大雁50年发展嬗变详解纪念。
图为大雁公司“砥砺奋进50年”云展馆封面
一段段文字记载着一代代建设者艰苦奋斗、突破创新的奋斗精神;一幅幅画面印刻着几代雁煤人求生存、谋发展的进取风姿。50年间,从1970年第一声炮响荒原树井架,到2020年末大雁公司与神宝能源管理整合,大雁公司经历了开发创业的艰辛、励精图治的探索、改革大潮的洗礼、市场低谷的挑战、浴火重生的奋起,发展的脚步历久弥坚,行进的征途激流勇进,国企本色不改,尽显责任担当。
忆往昔 荜路蓝缕 玉汝于成
大雁,一个美好而坚强的名字,其名源自“大雁”,也秉承了“大雁”的优秀品质,内蒙古呼伦贝尔这片神奇的土地,曾是孕育北方游牧民族文明的摇篮。
1970年3月17日,一个平常的日子,却成为创业者们人生旅途中永远的记忆。首批创业者豪情满怀,头顶蓝天、脚踏冰雪,迎着晨曦点燃了大雁一号井破土动工的第一炮,矿区开发建设的序幕由此拉开。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创业者们把“先生产、后生活”当成了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行动自觉,采用“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政策,用最原始的“锹挖镐刨,人背筐、马拉套”方式开垦着脚下这片荒原。
图为一号井出煤
经过3年艰苦卓绝的奋战,1973年9月第二煤矿成立,同年10月1日,大雁第一座年产30万吨的一号斜井移交投产;1974年7月15日,年产90万吨的二号皮带斜井破土动工,1978年6月30日建成投产;1974年11月20日,年产90万吨的一号皮带斜井破土动工……随着生产能力不断扩大,大雁为地方经济建设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尤其对当时东北地区“以煤代木、以褐代焦”,解决东煤西运、西煤就地消化总体方针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974年2月19日,经中共黑龙江省委、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大雁矿务局正式成立,揭开了大雁建设史的新篇章,创业与奉献、创新与发展、光荣与梦想在这片热土升腾和涌现!
勇求索 栉风沐雨 奋斗不渝
只有拼搏奋斗、坚持不懈,才能孕育生机;只有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
1983年1月1日,大雁矿务局归属东北内蒙古煤炭工业联合公司管理,国家加大了对大雁的基本建设投资。1983年至1986年3年间,国家投资2.39亿元,掀起了矿区建设的高潮。
正当大雁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时,1985年,煤炭市场进入低迷期,国家实行“以销定产”,一矿、二矿只能削减产量,刚刚投产的三矿一井实行封井,年产原煤一度减少到105万吨。由于安全生产设施简陋、机械化程度低、采煤方式落后等原因,百万吨死亡率一度上升,当时的煤炭部向大雁亮了“黄牌”,企业遇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面对困难,当时的矿务局领导班子呈上了“军令状”,表达整改决心。1986年,矿务局及时调整战略部署,借鉴肥城和潞安矿务局的经验,决定开展“质量标准化、安全创水平”活动,并确定了“一年打基础、两年变面貌、三年达标准”的目标。
图为安全质量标准化学习进一线
治水患,保煤质,被列为“一号工程”,通过“疏、截、堵、导、泄”等方式,水患得到了彻底治理,井下采、掘、机、运、通五大系统从“十个一”标准严格抓起,实现了“三无一通四条线”标准化格局,改变了黑、乱、脏、差的形象,大雁迎来了矿井机械化、生产安全化、经济效益化的新局面。1989年,在东煤公司安全系统工作会上,大雁捧回了“国家级质量标准化矿务局”和一矿、二矿“国家特级质量标准化矿井”的牌匾。
大雁人在困境中用勤劳和智慧探索出一条适合企业发展的生存之路,质量标准化建设沿用至今,成为大雁发展建设的宝贵经验。
推改革 勇为人先 敢做善成
翻开1993年1月9日的《大雁矿工报》第一版,有这样一则题为“矿工报社印刷厂厂长述职演讲——管理人员将由12人压缩为3人”的消息,虽然这则不足300字的消息所记录不是当时大雁矿务局的重要历史事件,但透过它可以看到在大雁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改革”的步伐从不曾停歇,“改革”一直都是大雁向前发展的重要“推手”。
上世纪90年代,原大雁矿务局不断巩固提高质量标准化成果,企业原煤生产和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1991年底,原东煤公司提出在大雁矿务局推行高产高效试验矿井建设,将原第一煤矿作为试点,大刀阔斧精简机构、减员提效,管理模式由矿、区、队三级管理变为矿、队两级管理。同时,以提高原煤生产为基点,加大生产装备投入,矿井机械化生产水平大幅提升:采煤方式实现了由炮采、高档普采向综采转变,巷道支护方式实现了由木支护、金属摩擦支护向锚网支护转换,原煤运输方式由马车运输、矿车运输、刮板运输机运输改为胶带机运输,一矿实现了自投产以来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一矿试验矿改革的成功,为大雁全面推行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1993年,一矿、二矿双双被煤炭工业部评为“高产高效矿井”。
图为综放工作面
与此同时,大雁矿务局采取“先挖渠后放水”原则,大力发展多经三产,稳妥安置分流下岗富余人员。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乃至国家领导的关注。
1992年7月12日,国家能源部煤矿改革现场会在大雁召开。一时间,全国能源系统各企业纷纷来到大雁参观考察学习,大雁成为了全国煤炭战线的一面红旗,在中国煤炭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经过改革的洗礼,敢为人先的大雁人取得了一项项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是大雁跨越式发展的最好见证,也是企业万名职工艰苦奋斗的硕果,几代矿山人发扬和传承“创业、求实、科学、献身、进取”五种精神,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文化根脉。
谋发展 奋楫扬帆 开启新程
历史进程更迭不息。大雁矿务局不断力求突破,深化改革,随着1999年大雁矿务局正式更名为大雁煤业有限公司,大雁的开发建设也迈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饱尝创业磨砺和市场挑战的大雁公司,在驶入新世纪之时,受国家煤炭市场低位运行等大气候影响,企业发展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
面对重重困难和压力,大雁公司依托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审时度势,推出“图生存谋发展保稳定”工作举措,广大职工知危奋起、负重拼搏,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生产布局,煤炭产量逐年递增,很快企业呈现出恢复性好转的态势,连续实现了4个安全生产最佳年,煤炭产量也创历史新高,一矿、二矿一直保持国家级、省部级煤炭行业高效矿井标准。
图为综合机械化采煤
大雁公司始终把生产接续作为神圣的职责。早在1991年,大雁就获得了国家计委对三矿大井建设项目的立项批准,并于1994年12月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但因国家两次中断投资,中途被迫停工。进入新世纪,经过多方努力,2002年4月,国家恢复投资,三矿大井进入全面建设阶段。2005年12月19日,历经11年的时光,倾注着几代矿山人心血和期待的雁南矿一期工程顺利实现联合试运转。2006年,大雁煤业公司与山东鲁能集团重组,成立内蒙古鲁能大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大雁公司划归国网能源公司。逆势前行的大雁在摸索中寻找未来,完成了三矿一井政策性关闭破产,维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扎尼河露天矿重点项目全力推进,敏东一矿进入前期基础设施建设阶段;12所中小学、海雁分局移交地方接管,减轻了企业办社会压力;建筑、建材、马铃薯种植、生态旅游等非煤产业快速发展,为煤炭主业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阳光总在风雨后,前行道路上的坎坷不能磨灭大雁人继续长征的勇气。走过漫漫长夜的大雁人,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打破发展桎梏,努力书写老煤企奋勇崛起的新篇章。
守初心 担当作为 再创新猷
岁月流转,时异势殊。抟沙转烛间,经历了初期创业的斗志昂扬到时代进程的低谷彷徨,再到众志成城破除困境的机遇与挑战,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大雁公司上下戮力同心、披荆斩棘,在煤海浪潮中勇敢搏击,孜孜不懈地寻求着改革发展的新契机。
2012年,春天早早地来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大地之上,冰雪消融,青草泛绿,暖暖的春风传递着希望的讯息——2012年4月23日,大雁公司随同国网能源公司成建制划归原神华集团;同年12月5日,大雁按照原神华集团二级子分公司进行管理;2017年,成为重组成立的国家能源集团二级单位。
在大力推行精益化管理和煤炭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过程中,雁南矿、扎尼河露天矿等主力矿井接力前行,工程建设板块走出去拓宽外部市场,助力企业发展。2018年至2020年,大雁公司全面落实集团公司战略布局,改革脱困工作进入深水区,深化改革脱困发展总体方案经集思广益熔炉而出,“1213”改革发展思路指引企业改革脱困方向,“三项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紧抓生态发展线和智能化矿山建设发展线,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发展之路。园林绿化板块被列入集团公司内部专业化施工单位目录,也是集团公司内部唯一一家园林绿化专业化施工单位。
图为露天煤矿开足马力保供应
2020年10月,大雁公司与神宝能源按照“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模式进行管理整合,承担着新的历史使命的大雁公司(神宝能源)认真贯彻落实集团“一个目标、三型五化、七个一流”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专业化管理的业务优势,强化产业协同,形成整体合力,既发扬大雁50年传承延续的艰苦奋斗精神,也保持神宝能源精干高效、生态环保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在管理整合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充分发挥“1+1>2”重组效应,圆满完成了集团下达的任务指标,夺取了疫情、保供双胜利,以优异的成绩向集团党组、向广大干部员工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日月如流,尺壁寸阴。砥砺奋进50年“云展馆”既是对大雁历史最深切的纪念,更是对大雁公司(神宝能源)未来的美好寄托和殷殷祝福。站在“十四五”开局新的历史坐标点上,大雁(神宝能源)人肩负着继往开来、振兴企业的重担,必将为助力国家能源集团建设一流企业发展目标、推动大雁公司(神宝能源)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前进躬耕煤海,不负韶华,永守初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