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21年,中国华电消费帮扶金额达到7516万元,其中采购和帮助销售定点帮扶县农产品1979万元,促进2000余户农牧民增收。2018年消费帮扶以来,累计销售购买帮扶产品近2亿元,惠及贫困人口近万人”一个个数据让人振奋,这是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有效打通农产品销路、助推消费帮扶提档升级的“成绩单”。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农办、国家乡村振兴局等30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指导意见》,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带动新疆南疆地区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致富,促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激发振兴发展内生动力,中国华电帮扶干部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充分动员各级力量参与消费帮扶,坚持“集中生产一批、集中展销一批、集中管理一批”,打造具有华电特色、满足地方所需的IP,持续推进消费、生产、流通精准对接,让消费帮扶更有质量、更具成效。
助力产业振兴打造特色IP
每份消费帮扶产品都连接着一个乡村振兴的产业,寄托着脱贫地区群众创业致富的梦想。精准对接,以受援地所需、尽援助方所能,是中国华电提升援疆效益的重要措施。
“瓦克瓦克村桃林今年丰收50吨!”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盐碱荒地、尘土飞扬;如今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种下了10000多棵桃树,变身郁郁葱葱的果园。
“今年我家免费领了300个菌棒,在专家指导下,蘑菇长势喜人,不仅可以满足自家的食用,还可以出售一部分。”阿图什市瓦克瓦克村村民玉买尔江?阿不拉高兴地说。
2020年,中国华电投入启动资金40万元,华电驻村第一书记将阿图什市瓦克瓦克村村内闲置的兔舍改造成为食用菌种植培训基地,并与克州当地农业科技企业签订了菌种和一年的培训合同,采用“借菌还棒”模式拓展蘑菇产业,这一举措让在家的妇女们也有了赚钱的“门道”。
一村一品一特色,这些只是华电帮扶打造特色产业的生动缩影。
在阿克陶县阿克土村,华电驻村工作队扶持稻米加工厂,捐赠稻米加工设备,提高稻米加工效率和质量,每年组织工食堂集中采购大米。同时,工作队对村集体废弃的552 亩盐碱地开展土地改良,通过采用莲藕和鱼搭配种养殖的方式,实现土地有效改良的同时,帮助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华电驻喀什市英吾斯坦乡墩艾日克村工作队面对红枣市场不稳定、产品竞争力不强的窘境,集思广益、多方论证,探索出一条科技兴农、调整产业布局的新路径。在工作队的帮助和专家指导下,对1460亩红枣中的1000 亩进行了蟠枣嫁接,蟠枣一经上市,华电员工踊跃参与消费扶贫,供不应求,有相当部分产品销往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颇受消费者欢迎。
在疏勒县亚曼牙乡哈达提克村和乌恰县黑孜苇乡、膘尔托阔依乡、巴音库鲁提乡,华电帮扶干部积极推进樱桃、西梅、吊干杏种植和嫁接,邀请农业专家现场指导村民,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和产量,让当地农产品更加有竞争优势,更受消费者青睐。
通过盐碱地治理、果树嫁接、错季栽种、科技兴农等方式,不断推动农林果蔬和畜牧业发展,使当地特有农牧产品提档升级……在华电帮扶点,“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一村一锦绣”的画卷徐徐铺开。
解决销路帮产品“找婆家”
乌恰县“葱岭牧人”品牌牛羊肉、阿图什手工老粗布、阿图什市“绿林果叶”品牌干果……2021年度消费帮扶产品展销会暨昆仑好客首届购物节上,由华电培育和打造的品牌深受客户青睐,现场产品在展销会期间售罄。
产品“走不出、无人识”,广告“做不起、不会做”始终是困扰消费帮扶的难题。今年以来,中国华电帮扶干部不断创新消费帮扶工作模式,一头连着帮扶地区,一头连着广阔的市场,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帮助产品找“婆家”。
巴音库鲁提村是牧业村,草场位于高海拔高寒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以传统方式养殖的柯尔克孜羊,虽然品质好,但没有知名度,没有订单。在两位华电驻村第一书记接续帮助下,推出“互联网+合作社+牧民”的运作模式,形成集网上接单、合作社供货、屠宰场精深加工、村民分红获利为一体的柯尔克孜羊供应销售链。同步设计注册“葱岭牧人”商标,上线了销售管理系统,与快递公司合作提升物流配送水平,让产品更加有竞争优势,更受消费者青睐。
2021年,持续推进“葱岭牧人”品牌化运作,拍摄抖音“软广”,在网络、微信、抖音等各种媒体平台上积极宣传“葱岭牧人”品牌,创新开展“第一书记直播带货”,让优质特色农产品更加深入人心,帮助销售巴音库鲁提村“葱岭牧人”品牌系列帮扶产品958万元,帮助当地274户897名脱贫农牧民增加收入。
除了向外拓展市场,中国华电还综合全年考虑,提前部署全年消费帮扶任务,大力开展消费帮扶“进企业”活动,以可持续的消费拉动当地农产品销售,用实打实的行动支持刚刚脱贫的农民勤劳致富。
揉面、打馕、烤制……一张张喷香扑鼻的馕饼在打馕师傅的手里做成。馕作为新疆的特色美食,十大产业之一,也留下了华电印记。2021年,中国华电从喀什馕产业园购买的17759箱新疆馕在系统53家单位“圈粉”无数;24家企业发出和田地区小公鸡、乳鸽的百万订单,助力和田地区“十百千万亿”工程;帮助销售乌什县滞销核桃15吨。
华电新疆公司工会认真落实中国华电消费帮扶要求,主动帮助南疆四地州农产品销售,在采购逢年过节、送温暖和困难帮扶慰问品以及食堂所需农副产品时,优先采购贫困地区产品;编制农产品清单,发动各单位购买定点帮扶县农产品,引导鼓励广大员工积极参与消费帮扶。
好消息频传。2021年12月26日,乌恰县“云尚巴音”品牌干果、坚果、保健品上架“华电商城”平台,乌恰县“葱岭牧人”、阿图什市“绿林果叶”、喀什市“馕”、和田“尼雅黑鸡”等系列品牌产品也将陆续上架,帮助更多带有“华电标识”的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探索村集体收入“增红利”
“葡萄都是百姓自己种,却由村委会统一帮忙销售”这就是阿图什市瓦克瓦克村的独门绝技。瓦克瓦克村的木纳格葡萄一直是这里的特色产品,虽然好吃,但是销售难,通过老乡单打独斗,是无法获得收益的。
从2020年开始,瓦克瓦克村不断尝试攻克保鲜葡萄的技术难题,通过参加“美丽新疆万里行―新疆林果丰收季”直播、采取葡萄统一销售的方式等进一步打开了销路。村里20户葡萄种植户共销售47万元,这是瓦克瓦克村第一次抱团经营葡萄带来的红利。随着销路打开,2021年销售木纳格葡萄干和红枣22万元、薄皮核桃414.18万、木纳格鲜葡萄268.4万元,阿图什“绿林果叶”的品牌进一步打响,成功将农产品销往上海、天津、深圳等国内大城市。
增加村集体收入,瓦克瓦克村不断探索新路径,村委会出资注册成立广告公司,主要开展乡村振兴、乡村文化打造等业务,帮助村民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广告公司的效益也越来越好,2021年净利润将达到100万元,给村集体增收15万元。
创新管理模式,丰富企业管理构架,华电驻村第一书记引入股份制概念,成立由巴音库鲁提村控股、克孜勒阿根村和致富带头人参股,三方联合出资的“云尚巴音”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搭建乌恰县农副产品平台,通过联合合作社的方式,进一步打通制约消费帮扶在消费、流通、生产等环节的痛点堵点难点,让当地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帮助特色产品卖得出、卖得好。2021年,帮助销售“云尚巴音”品牌系列扶贫产品340万元。
在喀什市墩艾日克村,华电帮扶干部提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思路,提出了“红枣+石榴+蔬菜套种”扩大农业种植规模的策略;通过农牧民夜校对村民进行普通话推广教育,邀请行业专家举办畜牧养殖、种鸽培育、果蔬嫁接等多项技能培训,实现“稳定就业+卫星工厂创收”;采用“龙头企业+农户+基地”模式,进行种鸽养殖并发展养殖合作社,带动农户增收,实现了“转移就业、果蔬产业、养殖业同发展”,通过乡村产业撑起惠民幸福乡。
同时,华电驻村第一书记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在田间地头和林地牧区,指导农牧民耕种、采摘以及放养技术,提高品质和产量,助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全年培养农业技术带头人46人。
“以购代捐”“以买代帮”,“买买买”的巨大潜力,正变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的发展动力。按下乡村振兴“快进键”,中国华电将彰显“国家队”担当,进一步精准对接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发展需要,打通制约消费帮扶在消费、流通、生产等环节的痛点堵点难点,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助力南疆四地州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