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网 > 省网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王伟胜:追风捕光 逐梦而行

中国电力网发布时间:2022-01-17 00:00:00

  

  “不劳动叫什么劳模,不勤奋怎么搞科研?”

  从王伟胜的家步行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不到5分钟。这个周一,他像往常一样,7时刚过就离开家,向单位走去。

  9时,是中国电科院新能源研究中心的周例会时间。作为中国电科院副总工程师兼新能源研究中心主任,王伟胜召集负责人员在周例会上交流了中心上周的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了本周重点工作。

  10时,周例会结束。王伟胜又召集几位同事讨论中国工程院咨询课题《大规模海上风电组网规划及消纳方式研究》的研究报告,逐一复核报告引用的数据,仔细推敲报告提出的每一条建议。

  11时,咨询课题报告讨论结束。王伟胜把一位博士生叫到办公室,指导修改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报告上密密麻麻的红色标记,都是他在周末标注的修改意见。

  之后,王伟胜的工作全部转到了屏幕前:开了一下午的视频会议,作为总体组专家对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提出检查意见,并对项目的后续执行提出了许多建议。

  1968年,王伟胜出生在山西省平顺县。村里的小学因为老师少、条件差,通常是由一位老师教两个年级,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错时上课。小学二年级的暑假,他去看望在矿区工作的父亲。站在比村小学大了很多的矿山子弟学校校园里,他的心中突然涌出了强烈的渴望:“如果能在这里一直读书就好了!”

  回到家,王伟胜便给父亲写了一封信。“您说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我要考上大学,我都听进去了。现在,我想去您工作的地方上小学。”王伟胜一笔一画地写道。小学四、五年级,王伟胜跟随父亲在矿山子弟小学学习。那段时间,父亲时常教育他:“人必须勤奋,要吃得了苦。”这句话也陪伴他走过了人生中许多艰辛的岁月。

  上中学离开家以后,王伟胜虽然在省重点中学读书,生活条件依然非常艰苦。如今回忆起来,他觉得这一切都是生活的馈赠。一路求学,从大学到博士,王伟胜相信知识改变命运,越发专注和热爱所学。

  “我和全国劳模、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是老乡。”王伟胜对此颇为自豪。“劳模不劳动,还叫什么劳模?科研人不勤奋,还怎么搞科研?”在他看来,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的“纪兰精神”,让从事科研工作的他受益匪浅。

  “不能只想着得到,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就够了。”

  1997年博士毕业后,王伟胜来到中国电科院当博士后,导师是周孝信院士,主要研究方向是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1998年,周孝信把王伟胜引荐到中国电科院研究生部,当时的研究生部主任是中国最早研究风电的戴慧珠教授。“这个小伙子是个好苗子!”戴慧珠一眼看中了王伟胜,让他和自己一起搞科研。

  “进入新能源研究领域我才知道,中国第一座风电场是1986年建成的,当时国外援助我们3台55千瓦的风电机组,安装在山东省荣成市。1998年中国的风电装机总容量大概20万千瓦,还不如现在中国一个中等规模的风电场的装机容量大。”王伟胜感叹。

  规模这么小,在当时的中国连“朝阳产业”都算不上,研究它,到底为了什么?

  1999年5月份,丹麦政府在中国选拔一批学者到丹麦去培训,王伟胜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培训时间只有一个多月,行程紧张,王伟胜还是尽可能多地掌握了当地风能的发展情况。当时丹麦的风电产业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规模,望着试验基地的风机,王伟胜的内心很受触动。

  “尽管现在中国新能源规模小,但它一定代表未来!”王伟胜坚信,随着化石能源消耗的日益加剧和对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新能源利用一定会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潮流。

  怀着这种信念,王伟胜坚持开展研究。尽管当时申请有关新能源的科研项目非常困难,企业对新能源并网也没有强烈的需求,但他提醒自己:“不能只想着得到,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就够了。”

  2001年,王伟胜终于争取到一笔中德政府间合作项目的资金,但想要把资金拿到手,还需要国家各级部门的批准。为此,他陪同戴慧珠与各部委沟通,反复介绍新能源研究项目的重要意义。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项目最终进入实施阶段。

  进入21世纪,国家对新能源发展日益重视。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同年4月份,中国电科院新能源研究所(新能源研究中心)成立,由王伟胜带领的中国新能源研究“领军团队”诞生了。

  “建一座风电试验基地是我的梦想,现在它真的实现了。”

  自从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王伟胜一直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挑重担子。

  2006年~2010年,国内涌现出数十家风电设备制造商。然而,这些企业生产的风电机组没有经过试验和检测就进入了市场。风电机组质量无法保证,影响风电行业健康发展。

  在王伟胜看来,早期风电机组的设计理念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因:“早期风电机组的设计理念是一旦电网有事了,风电机组就脱网。但是在风电大规模并网的情况下,这种设计理念就需要改变了。此时,对风电机组进行标准化检测就尤为重要。”

  当时,德国、丹麦等风电大国已经具有绝对的技术领先优势,国内的风电检测技术还是一片空白。巨大的差距激起王伟胜攻坚克难的决心。2009年4月份,王伟胜带领团队开始筹备张北风电试验基地建设。

  2010年4月份,张北风电试验基地开工建设。半个月后,中国电科院风电试验基地在张北草原打下了第一根钢梁。不到一年,王伟胜和团队成员在各方支持下,建成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唯一一个可以开展风电机组全部性能试验检测的风电试验基地,为新能源装备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和试验验证服务,推动新能源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那是一段非常艰苦却又特别快乐的日子。240天,我们和王伟胜一起在一片平地上建成了世界领先的风电试验基地。”谈起那段经历,当时的现场项目经理、中国电科院首席技术专家刘纯怀念不已。

  “基地建成后,我有一天照了一下镜子,发现白头发多了很多。”王伟胜说,虽然辛苦,但他仍然感受到,此刻正是自己人生中的高光时刻,“建一座风电试验基地是我的梦想,现在它真的实现了。”

  张北风电试验基地建成后的两年时间里,王伟胜主持完成了我国所有型号风电机组的并网性能试验,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电力行业低压穿越导致风电机组脱网的难题。

  新能源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和低抗干扰性等特性,运行不确定性大,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一直是难题。

  针对这一难题,王伟胜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新能源并网仿真研究,在2011年建立了适应多时间尺度的新能源消纳评估与并网稳定分析一体化仿真平台,完成了全国所有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的新能源接纳能力分析。2013年,他带领团队开发了新能源生产模拟仿真平台,用于新能源接纳能力计算、含新能源的电源开发布局优化等,为新能源电源可靠接入电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科研不是‘盆景式’作秀,成果要经得起实践检验。”

  在王伟胜的办公桌上,有一份国家电网电力气象联合实验室、中国电科院数值天气预报中心出品的电网气象日报。日报清晰地展示了各类气象数据,还包含了各地降水量、大风和雷暴情况的图表。

  新能源研究中心成立初期,王伟胜便意识到,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并非没有缺点。风力发电受风能资源影响,风能的不稳定导致风电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另外,光伏板受太阳光的影响,发电具有随机性。这些都给电网稳定运行提出了新挑战。

  新能源功率预测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手段。“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不可测变成可测。”王伟胜决定研发一个新能源功率预测系统。

  2008年前后,国内并没有能满足新能源功率预测的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在国内没有找到合适的技术团队,王伟胜暂时只能选择与国外机构合作。

  在与国外技术人员的合作过程中,王伟胜逐渐意识到依靠国外不是长久之策:“一直用国外的技术,万一出现什么问题,我们的研究就中断了。要掌握精确的‘风光’状况,中国必须自己建一套电力气象预报系统。”

  说干就干!王伟胜带领团队从直接影响风电、光伏发电功率的源头——新能源场站的天气气候科学问题入手,最终建立了专门面向电力气象服务的气象台,有针对性地建立适合我国的天气预报模型,从根本上提高了数值天气预报精度。如今,数值天气预报中心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在支撑新能源功率预测的基础上,还具备了电力灾害天气预警能力。

  2021年1月份,一场寒潮侵袭我国,数值天气预报中心预报了寒潮演变情况,准确率达到95%以上。在这次高影响天气演变中,王伟胜带领科研团队应用新能源功率预测系统精准预测和评估新能源功率变化趋势,为新能源出力预判、电力供需分析与调控提供支撑。

  “科研不是‘盆景式’作秀,成果要经得起实践检验。”王伟胜说,有的科研工作可能要数年才出成果,科研工作者必须甘于坐冷板凳,埋头钻研,切切实实地解决实际问题。

  “尊重人才,坦诚相待,努力创造更多原创成果!”

  为了解决新能源研究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王伟胜招揽了许多人才。

  他的学生何国庆还记得自己刚入职就接了个“大活”:“2008年刚入职,我就被派到西藏,帮助建设西藏阿里地区供电系统。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何国庆参与的项目是青藏高原独立供电系统建设。青藏高原地广人稀,部分地区距离主电网近1000千米。受高海拔环境与长达半年的枯水期影响,这些地区供电成本高,供电可靠性低,且各地电网孤网运行。

  经过10年的技术攻关,王伟胜带领团队解决了可再生能源独立供电系统宽频带控制、故障隔离与穿越、自主协同运行等关键技术问题,研发出光伏储能变流器、控制保护装置、能量管理系统、远程运维平台,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再生能源独立供电核心技术。

  “老师说,年轻人要能吃苦,找事情历练自己。”何国庆说,王伟胜总是强调,不懂工程就无法搞科研,科研成果要经得起工程检验,科研人员要在艰苦的环境中求真知。

  在王伟胜的指导下,何国庆和同事最终在青藏高原建成了电能质量好、抗扰能力高、自主运行强、施工调试快的独立供电系统。西藏6个县、青海1个州共50多万人用上了更加稳定的电。

  在新能源研究中心,年轻人拥有许多提升自我的机会。王伟胜先后主持中德、中丹政府技术合作项目及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开发项目等课题,带领团队为多家海外风电机组制造企业开展检测业务。团队里的许多成员参加了2017年、2018年国际会议,组织了外国代表团来华参观交流等活动。

  16年来,新能源研究中心从最初几个人发展成近300人的科研团队,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新能源发电调度运行技术”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获批建立新能源与储能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中有11人次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名单。

  “尊重人才、坦诚相待,是我对待团队成员的重要原则。在工作中,我用高标准要求我的团队成员,也帮助他们寻找更多的机会。”王伟胜说。

  如今,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及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导向下,中国电科院新能源研究中心持续发挥新能源科研行业“领头羊”作用。王伟胜正带领团队成员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直流外送系统的稳定控制、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风/光发电功率预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供需平衡理论及方法研究等技术攻关,完善新型电力系统技术标准。

  20多年“追风捕光”,王伟胜深知科研之路任重道远。如今,他对新能源研究有了新的理解和追求:“目前我们做的科研工作是在现有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未来我将带领团队进一步加大新能源基础研究力度,努力创造更多原创成果。”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