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网 > 省网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技术创新打造匠心工程

国家电网报发布时间:2021-12-24 16:32:47  作者:本报记者 贾凤安 通讯员 李海峰 王生贵

  

  张掖750千伏变电站是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外送的枢纽变电站,也是国内首次采用全复合式气体绝缘组合电器(HGIS)的750千伏智能变电站。工程本期安装210万千伏安自耦有载调压电力变压器1台,新建750千伏出线1回、330千伏出线6回,终期安装210万千伏安自耦有载调压电力变压器3台,建设750千伏出线13回、330千伏出线23回。该站拓宽了甘肃新能源输送通道,为甘肃大规模清洁能源送出创造条件。

  张掖750千伏变电站工程建设伊始,国网甘肃省电力有限公司依托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机制,搭建创新平台,建立高校、科研单位、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多方参与的创客联盟研发团队。该研发团队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精准管理工程全寿命周期,采用二维码智能标签生成及解析技术为施工、调试及运维管理提供便利,促进工程施工高效推进。

  避雷针是变电站钢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变电站钢构架在自然风力作用下的结构薄弱部位。变电站避雷针一旦发生倒塌事故,将严重影响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为此,国网甘肃电力创客联盟研发团队驻扎工程现场,开展钢构架避雷针涡激共振研究,降低了避雷针倒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

  张掖750千伏变电站工程实现了多个领域的技术创新。“我们开展了风光电集群源网协调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国内首次采用压力注浆关键技术,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深化大跨度管母挠度超标治理,实现关键技术国内领先。”项目研发负责人张广平介绍。

  张掖750千伏变电站地处河西地区,当地植被稀少,沙尘天气频发。对此,项目部对现场采取密目网覆盖、定时洒水等降尘措施减少场内扬尘,实时监测施工环境。在施工中,项目部发现勾缝工具过于简陋,灰缝的深浅不易控制且灰缝不顺直,因此在防火墙施工中采用框架填充技术,解决了费时费力又不美观的问题。项目部还改变了传统的电缆支架焊接方法,采用新型阴螺母固定支架的方法,将施工误差值控制在国家相关标准的0.8倍以内。最终,在第三方检测中,项目的28个单位工程、186个分部工程、905个分项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此外,项目部还在站内打造了与电力建设主题协调的雕塑景观墙,展示河西地区的地貌特征和丝绸之路悠久的历史文化。

  项目部通过创新工艺,实现了施工的降本增效,共应用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7项、“建筑业十项新技术”9项、电力建设“五新”技术24项,累计减少土方量29万立方米,节约钢材120吨,节约用水1460立方米。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