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电网 > 省网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点点红星耀河套

中国电力网发布时间:2021-05-13 00:00:00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强北部边防,依照中共中央华北局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军区负责筹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写入了乌拉特前旗盐碱荒滩变良田的壮举中,也深深烙印在巴彦淖尔地区电力“点灯”的足迹中。

    军民团结拓荒“点灯”

    “当时这个院就是瓜地和荒草,连井水都没有,我们那代人是从平整土地上开始建西山咀电厂……”作为巴彦淖尔地区电力发展的第一批建设者,说起当年开荒式的工作经历,华万春、张双琴两位老人依然记忆深刻。
 
    翻开巴彦淖尔电业志,1963年,代号“1035”的西山咀发电厂以1500千瓦时的容量,直接服务于中共华北局内蒙古五原农业机械化试点项目,在这片荒草丛生的土地上洒下“光明的种子”。1968年,兵团第二师在乌拉特前旗成立,上级决定由巴盟与兵团双方共同投资完成二期发电厂扩建工程,解决兵团及周边乡镇用电需求。
 
    “锅炉设备到达火车站时,我们靠着人力滚杆的方式,用了4天时间,一米一米的把9吨的设备推到咱们这个厂区安装点。”84岁的退休老党员侯永茂清晰地记着年轻时与部队官兵一起人力挖坑、红柳箩担土、连续20个小时检修烧锅炉的工作经历。谈起那时的艰苦,老人淡然地说道:“共产党员,不能挑肥拣瘦,党让干啥,我们就干啥。”与此同时,隶属兵团建制的“180”乌拉山电厂于1975年投产,发挥着为呼包电网调峰的作用,同时也是重要的备用负荷,肩负着缓解内蒙古西部地区工农牧业和城镇生活用电困难的重任。1976年,全旗实现了村村通电,光明彻底在贫瘠的乌拉山脚下扎了根。

    电力帮扶  老区人民喜迎新生活

    “为变压器增容,可是给我们西山咀办了件大好事,有了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我们不仅喝水不愁了,村民们的生产生活用电也有了保障,生活质量比以前提高了一大截!”西山咀农场负责人石俊荣握着工程负责人王强的手激动地说。
 
    兵团建设时期虽已成历史,革命热血播撒过的地方却始终是热土。在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关建时期,巴彦淖尔电业局作为乌拉特前旗西山咀农场46户贫困户的对口帮扶单位,大力弘扬兵团精神,勇担使命,改善了该地区9个分场、403户共1025人,其中包括61户贫困户的人畜饮水用电问题。2017-2020年,配电网工程涉及电力扶贫工程投资17.14亿元,惠及全市187个村社的贫困户,一条条银线与崭新的电杆飞向老区人民的田间地头。同时,配合新农村发展需求,不断优化完善老区电网网架结构。2019年8月,新安220千伏户外GIS变电站在乌拉特前旗启动送电,成为老区又一重要枢纽变电站,为新建工业园区的企业落地生产做好电力保障。
 
    “现在村村都通水泥路,家家户户冰箱彩电齐全,就连我们这些老兵团人返乡联谊,都有全程的现场保电……”如今,每年都有曾经在兵团农场工作过的战士、知青回到乌拉特前旗兵团文化纪念馆,追寻往昔的峥嵘岁月,感受农场发展的新变化。
 
    兵团建设虽然短暂,但在开发建设边疆、增进民族团结、推动地方发展、巩固祖国边防等方面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电力发展始终传承延续着“点灯”后的光明使命,努力让蒙电深情照耀河套老区的每一寸土地。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