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赣边界的永新、茶陵、莲花、宁冈交界处,群山环抱,田垄交错,层峦叠嶂,中间一块平地是一个小山村——三湾村。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这里,将原来的一个师整编为一个团,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建立士兵委员会,史称“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成为我党政治建军的伟大开端。
从2006年回到家乡设立“将军讲堂”,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原副校长何继明少将已在三湾村义务宣讲十余载。他的父亲李立是老红军,是三湾改编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一家两代军人对三湾改编有着特殊的情愫。
何继明告诉记者,当年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三湾村时,原有的5000多人仅余不足千人,只有48匹战马,士气十分低落,组织很不健全。
1927年9月29日晚上,在三湾村泰和祥杂货铺,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会议。会上,通过对革命失败的深入分析,毛泽东找准了根本问题正是因为缺乏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于是作出了改编的重大决定。“三湾改编中的党铸军魂,就是要把党的理想信念铸入军队,赋予军队政治力量,要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才能更好地发挥党的力量。”何继明说。
上井冈山后,毛泽东先后向部队宣布了“三项纪律”“六项注意”(后来发展成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体现了红军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总结经验形成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红军游击战争战略战术原则。
罗荣桓元帅作为三湾改编的亲历者,曾回忆道:三湾改编实际是我军的新生,正是从这时开始,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如果不是这样,红军即使不被强大的敌人消灭,也只能变成流寇。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
三湾改编后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虽然只剩700余人,但兵精将锐,面貌一新,作风严谨,战斗力强。部队经过短短休整后,于1927年10月3日开始奔赴井冈山,陷入绝境的中国革命从此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节选自1月25日《经济日报》七版《斗争的精神伟力源自人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