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如今的储能市场谁最春风得意,莫过于新晋黑马——中车株洲所。
3月13日,CNESA发布了2023年储能系统集成商出货量榜单,中车株洲所超越海博思创,登顶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榜首。
单从这个榜单来看,中车株洲所的成长确实很快。值得注意的是,中车株洲所的储能业务成立不过两年,但储能订单却拿到手软。
01 “中字头”储能大户
中车株洲所全名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是央企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中车)的全资孙公司。
中国中车是全球第一大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这位庞然大物在新能源领域布局颇早。
先是于2009年进军光伏,成为布局光伏逆变器的唯一央企, 2013年实现产值突破2.2亿元,获2015年度中国光伏行业十大创新逆变器品牌,获2022年度最具影响力光伏逆变器企业,2023年上半年光伏逆变器订单量排名全国第三。
在储能领域,中国中车也早有积累,在中车株洲所之前,便已在超级电容储能、轨道交通用储能设备等领域有所建树。
2012年,中国中车成立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专攻超级电容储能,不仅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级电容制备技术,还首次实现石墨烯在超级电容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2018年,中车长江运输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研发轨道交通用储能设备,其首创的铁路及其多式联运锂电池动力冷藏集装箱,已运用于中国铁路上海—成都冷链班列。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最早将超级电容应用于地铁再生制动能量吸收利用领域的企业,已在超级电容领域深研多年。
真正让中国中车在储能领域声名大噪的还属中车株洲所。
02一夜崛起
2022年2月15日,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正式揭牌,当年6月30日完成工商注册,成为中车株洲所八大业务单元之一,致力于为企业提供集中式大储到分布式小储等多种定制化解决方案。
中车株洲所的储能研究方向和他的兄弟们颇有不同,专注于电化学领域储能领域。在没有过往技术支持的环境下,中车株洲所仅用两年时间便成为储能TOP1。
中车株洲所的订单量“天赋”在成立初期便开始显现。伴随2022年6月30日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的成立,部门于当年便一举拿下超40亿元年度新签订单,先后与粤水电、陕西建工、大唐、华能、中广核、华润等央企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在新疆、内蒙、湖北、湖南等10多个省份中标20余个储能项目,装机总量超3GWh,出货量跃居国内第二,增速第一。
2023年,中车株洲所订单增速不减,五大储能项目先后并网投运,订单量于上半年超过2022年全年,并于前三季度达到6.5GWh。
今年,中车株洲所的订单量仍在不断成长,仅开年来便狂揽9个项目。
▲图源北极星储能网
中车株洲所不仅卷订单量,还掀起了价格内卷战。今年2月,中车株洲所以0.687元/Wh拿下大唐1GWh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的订单量,刷新企业自身中标体量记录。同月在青海海南州铁盖、贡玛两大储能电站储能系统采购中又以0.592元/Wh的报价创新低。
据中车株洲所官微介绍说,中车株洲所已有六十余年变流技术创新、二十余年储能技术积淀,并开展储能系统、综合能源、电气化公路、制氢系统四大业务。目前已建立起从电池PACK、电池簇到BMS、PCS、EMS、储能系统等全产业链生产能力。
自研核心零部件在提升整体系统效率及降低产品成本的层面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亦不失为中车株洲所敢于喊出超低价的底气来源。
或许是厚积薄发,抑或是其订单价格足够优势,中车株洲所确实成了名副其实的“储能大哥”。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2年起,在中国中车四大核心子公司(四方股份、长客股份、株机公司、中车株洲所)中,中车株洲所已以423.92亿元营收,32.8亿元利润大超四方股份,成为中国中车旗下最赚钱的子公司,新能源及储能等新兴产业收入已占到50%以上,可谓功不可没。
除此之外,中车株洲所还布局了风电产业,且拥有半导体、传感器、供电、变压器、电抗器等核心装置。在“源网荷储一体化”“风光水储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中车株洲所正在加速扩张版图。
来源:能源圈 作者袁心怡
评论